- ·上一篇文章:2021年竹山县农村义务教师招聘公告(2021年竹山县招聘教师公告)
- ·下一篇文章:公文的具体规范(公文的规范用语)
公考申论怎么写(申论的做题技巧)
每年大批首次备考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中,都有超过五成比例的考生连申论到底考什么,都不知道、不了解,就囫囵吞枣地开始了申论复习,最后陷入没有方向的题海,公考复习效果大打折扣。
一、申论大纲≠申论题目
市面上讲解申论题目的内容多如牛毛,大多数考生只从做题开始申论复习,但少有人一针见血地说明白:申论到底考什么?申论考试的意义何在?
国考申论大纲中,关于申论是什么,是这样表述的:“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大部分考生看了也不懂其意,所以只能申论题目上了解,模糊类比自己接触的考试中比较接近的可能是语文,只是申论将材料换成了时政主题而已。这种简单地从申论题目入手、个人经验中类比找申论复习的方法和方向,是极其危险的,不得要领,意味着一开始的方向错误,后面再努力复习,也是徒劳。
其实一句话可以概括,申论实际上属于一种特殊的入职考试,即考生是在公职人员的立场,通过材料给定的社会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给出切实可行建议的能力的测验。这里突出2个要点:1、立场。是在公务员的立场上解决问题,不是记者、不是老百姓,立场决定方向,同一个问题不同立场上的说辞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很多考试从公考申论复习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忽略的重要认知,导致整个申论答题方向错误,自然得分极低。2、一定是在给定的材料设定的情景中答题。偏离给定材料核心,也是一部分考生常见的问题,自认时政尽在掌握,看到相似的热点描述,就如脱缰的野马般,全然不顾材料本身的描述,自顾自答题,最后只能是低分,事倍功半。
二、多买几本书多做题≠高效全面的申论复习
很多考生会有补偿心理,开始复习前就会买来各种参考书籍,等到复习的时候猛然发现,大部分书籍内容相似、题目都会,就自我认知自己能力不错了。这样的唯一后果,就是形成僵化思维,做题模式化、机械化,抹杀了真正应对不同主题的创新解题思维,难以拿到高分。
高效有思维的申论复习,2本书足够。一本能够建立正确思维、提升应变能力的教材,一本真题。只有切实了解到申论考试的命题思路、阅卷规律,以及学会评判怎样的申论答题方法和思维是能够获得高分的,怎样的申论答题方法是拘泥于套路的,才能够真正丰富自己申论复习经验以及答题方法要领。所以,选一本好书,花时间细细阅读,掌握了这些基本思维问题,才有可能在申论备考中有针对性,取得比较理想的分数。
三、关注时政≠申论复习
各种关于申论复习的文章、辅导中,都会提到半月谈、人民日报社论等一些报刊杂志,对于申论复习的重要性,这里要特别指出,关注这些时政素材,绝不是申论复习及答题方法提升的主要方法,实际上只关注时政,还会事倍功半,走错方向。
比如,《半月谈》上面的文章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具备一定的水平,虽然都是关注的我国的热点问题,但是记者或评论员所属身份和所处角度立场不同,使得他们在写作时笔锋更锐利,并且更多的内容站在一个监督者的角度分析社会现象、挖掘社会问题。这实际上是与申论考场上考生所处的角度有很大偏差的,前面分析过,公考申论考试的立场问题,因为在申论考试中,考生以准公务员的身份答题,更应该关注的是在政府职员的立场上,如何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方法,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而非犹如记者身份一味地挖掘、分析问题。因此,《半月谈》等相关杂志、报刊可以作为开阔眼界的热点素材积累,在利用时也要时刻注意转换身份后的说辞,切不可以此为申论复习的主要依据,还应回归教材和申论考试核心。
四、试题答案≠满分答案
大多数考生在申论复习做题过程中,对于题目答案的盲目相信,会导致自我分析能力、完善观点能力的退化甚至丧失,背离了通过做题提升申论答题能力的初衷。
要知道,真正的申论考试中,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阅卷组只会就题目给出几个得分点,踩点得分,多于几个得分点给满分。所以,申论答题角度和思维最重要。而大多数的申论真题答案、习题答案,只提供一个答案,这个答案还不一定能够得上满分答案,可能只是一个6分的答案(满分为10分举例)。如果考生只参照这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判断自己的答题内容是否符合要求,那么试想,你会将你的答题能力限制在一个6分答案中,如何能够提分?提高思维能力?
所以,在申论复习的练习过程中,要自己学会拆分得分点,综合给定的答案和自己的答题,寻找和完善被忽略的答题思维和角度,本着尽己所能完善答题内容而非是否契合答案的目标,来练习申论真题、习题,才能真正意义上锻炼和提高申论答题技巧和经验积累。
五、申论论述题≠语文作文
申论考试最后一道论述题,是非常需要技巧的,闭门造车肯定拿不了高分。申论的训练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孤芳自赏,很多考生在申论复习一个阶段之后,尤其是学了一段时间的申论写作后,觉得自己写得非常好了,连标准答案都显然不如自己的文章了,然后还加大练习量,从最开始一天一篇文章变成一天三篇,如行云流水一般。
结果一参加考试,分数惨不忍睹。为什么?申论论述题是有严格的行文标准的,但不是死板的,它对观点、措辞、分析方法和你自己对社会事件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都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地素材积累来逐步丰富的,不像语文作文一个题材一个模板,就自信十足了。在练习完成之后,用2倍于答题的时间去对比答案的角度和思考层次,综合起来并且学会扩展思路、丰富答题的角度和观点类型,才能更好地提升申论答题方法和思维能力。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的技巧和方法(申论提出对策怎么写) 作者:admin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
第2篇 行测言语理解高分心得(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 作者:admin
临近考试,各位考生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对“技巧”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在考前一周必须掌握的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言语理解的题目题干多是“长篇大论”,这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阅读中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各位考生能培养出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应对言语理解的题目。首先,保证每日半小时阅读。刚开始阅读时会枯燥、无聊又痛
第3篇 望闻问切中的脉指的是(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作者:admin
在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能拿到分,但是拿不到高分,刷了很多的的题目,好像提高也没有很明显。那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下逻辑填空,谈一谈这部分题目如何去提高准
第4篇 兰州公务员补贴(兰州 公务员) 作者:admin
报名时间:2007年9月1日至3日报名地点: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本报讯(记者朱婕)8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兰州市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268名。本次报名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3日,共3天,每天报名时间9:00至17:00。报名地点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2007年l0月10日至12日,由本人
第5篇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聘公告(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作者:admin
陕西省2018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第一部分报考政策1.准备报名应注意什么?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报。网上报名时须凭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下同)注册。报名时,所提交有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