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运用列表法巧解行测朴素逻辑题的方法(列表法进行逻辑化简的原理)
- ·下一篇文章: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梗死病理学名词解释)
行测人文常识笔记(人文判断题)
在行测考试中,人文知识可以说是常识判断专项中的必考内容,并且考察题量较多,个别年份人文知识的题量甚至可占到近一半,有些法律知识、地理知识、科技知识实际上也经常以人文知识的面孔出现在考题中。为什么出题人对人文知识如此青睐?这其实源自于高层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而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主要表现为自己的话语体系、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人文科学、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是否为国民所认同、所遵循、所自豪。这样说来,人文知识广泛渗透到考试中就不言而喻了。
不过人文知识如此广泛,该掌握哪些内容呢?中公教育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历年真题,发现考生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基本上就可以应对一般性题目了。
一、基本文化常识
1.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儒家思想:
孔子:“礼”和“仁”,呼吁恢复“周礼”,主张“克己复礼”,维护等级名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提倡“以德治国”;提出“以和为贵”;在教育上,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政治上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的民主思想。在伦理观上提出“性本善”。
荀子:政治上提出“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伦理观上提出“性恶论”。
3.《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大量运用了赋、比、兴表现手法,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4.《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总结了我国古代3000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历史,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在史学、文学、哲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书,作者班固。《汉书》记载西汉230年间的历史。
6.《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6朝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7.建安诗歌与建安七子
建安诗歌的主要代表是三曹父子,即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中成就最高者是王粲。
8.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9.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二、文学作家作品
1.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白居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辛弃疾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的技巧和方法(申论提出对策怎么写) 作者:admin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
第2篇 行测言语理解高分心得(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 作者:admin
临近考试,各位考生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对“技巧”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在考前一周必须掌握的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言语理解的题目题干多是“长篇大论”,这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阅读中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各位考生能培养出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应对言语理解的题目。首先,保证每日半小时阅读。刚开始阅读时会枯燥、无聊又痛
第3篇 望闻问切中的脉指的是(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作者:admin
在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能拿到分,但是拿不到高分,刷了很多的的题目,好像提高也没有很明显。那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下逻辑填空,谈一谈这部分题目如何去提高准
第4篇 兰州公务员补贴(兰州 公务员) 作者:admin
报名时间:2007年9月1日至3日报名地点: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本报讯(记者朱婕)8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兰州市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268名。本次报名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3日,共3天,每天报名时间9:00至17:00。报名地点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2007年l0月10日至12日,由本人
第5篇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聘公告(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作者:admin
陕西省2018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第一部分报考政策1.准备报名应注意什么?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报。网上报名时须凭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下同)注册。报名时,所提交有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