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如何让申论做到有逻辑性和技巧
- ·下一篇文章:热点:《申论》给定材料的三种来源
申论真的有那么玄乎!?
现如今,申论已经被过分夸大,很多”砖家“过分地渲染申论的奥秘,结果考生真的不知道何去何从了。考生也知道现在”裸考“不能应对如此激烈的竞争,但是更不知道如何把衣服穿上,有人也提出了”万能衣服“,但是这种衣服只能让考生不至于”裸“,并不得体、漂亮,并不能通过这种衣服博得阅卷老师的欢心,甚至当老师看多了这种衣服,会有厌恶之感,起了反作用。可是话又说回来,在考生的心目中,申论的一大特点是”答案的不确定性“,什么样的衣服漂亮、什么样的衣服不漂亮根本无法做出确定的判断。在此,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从出题人
第一,学会阅读和整理材料。申论所有题目的答案都源于材料,它绝对不会是脱离材料空想出答案来。理由如下:(1)申论考试要求做到专业的非歧视,如果题目的答案不是从材料中来,那么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非此专业的考生将面临着无法回答的困境,这绝对不是出题人想看到的。他必须保证所有的考生都能够理解所给定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答案。(2)如果可以脱离材料,空想出一份”万能“的答案来,那么只要是掌握了这种模板的人,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分数,至少差不多,申论考试提出对策的首要原则”针对性“将失去意义,公务员考试”择优录取“的初衷将会化为泡影。
因此,大家在准备申论时,一定要在阅读材料上下功夫,我在讲课的时候,如果是基础班,阅读和整理材料的课时将占到总课题的一半,主要涉及到三个问题:
对于一些新闻报道式的材料,我们往往很难直接从中间提炼出有用的语句来,很多人往往认为这是干扰材料,在此,有必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如果是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或问题,这种材料一般没有什么用处;如果是概括部分材料的内容或问题,这类材料一定要在答题中提到其背后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总结;如果是写情况反映或者参阅材料,这种材料是非常有用的,我们要用”点--线式阅读“将这类材料的大意总结出来,在答题的时候非常有用的;
(2)对于一些块状的说明性或议论性材料,我们要重点关注,它是回答问题的关键点,尤其要注意在给定资料中经常出现一些观点,其表现形式是:某某指出……,某某认为……,有些……认为……,某某提出……的观点,对于……某某有不同的看法,等等。这些观点,一般出自专家或者政府官员,具有权威性,有利于正确理解现象产生的原因、根源、关键,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高度重视、充分阅读、充分利用。
对于一些类似于2006年国考试题的材料,D部长语无伦次地回答网友的提问,这种材料非常乱,而且经常出现所问非所答的现象,比较难以把握,我们可以采用”扒皮抽筋“式的阅读方式,先提炼出其中的核心语言,然后再把核心语言进行合并重组,形成连贯的语言。
第二,学会”踩点“。申论考试是有标答的,它不是根据阅卷老师的好恶而进行主观评判。因为现在的申论阅卷是采用的背靠背的”双评“,如果主观性太强,必然会因为两个老师的个人偏好不同而导致分数有很大的区别,从而导致很多误差卷。因此,考生要学会踩到标答的点,来源:考试大面对大量的试卷,阅卷老师的身体和心理都极度疲劳,他们往往只会关注得分点是什么,如果在你的试卷中找到了得分点,就会打分;如果没有得分点,哪怕你字写得再漂亮,也得不了分。
那么,我们该如何踩点呢?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现在的申论考试材料的依赖性很大,因为点必然是在材料中,前面提到的一些文章中的核心观点都可能是得分点。这些观点可以作为提出方案的依据。大多数观点都是对应试者如何提出方案的提示。很多观点本身就是该怎么做。有些观点没有说明怎么做,但说出了问题出现的根子在哪儿,根据这个就可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基本上,所有的对策都是出自这些材料中的内容。
在此,有必要提醒考生的是,现在的申论考试无法测定考生的逻辑能力,因为在答题的时候,往往对逻辑能力不是太要求,只要求点,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花费大多的时间。
第三,让”类公务员思维“成为你的常态思维。”类公务员思维“就是要像公务员一样思考所面对的问题。公务员的思维和学生、学者的思维方式截然相反,学者、学生往往看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倾向于放大这一问题,而且把问题的症结归于政府的行为过失或不作为,至于怎样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他们一般是指出问题,不是去解决问题。
公务员的思维方式就是看到问题之后,首先会想目前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治标),长期来看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治本)。考生要学会改变自己”骂人“式的思维方式,让”类公务员思维“成为你的常态思维。这一思维方式,在”论证写作“部分的答题是非常重要,要求考生重点展开所提出的对策,而不是就问题和原因过多的分析。而且,就对策的分析,不是分析其意义,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是分析如何做,某一种对策如何落实。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