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备战2011年国考--四十天申论快速提高法
- ·下一篇文章:备战2011国考:十年国考申论科目题材对照
通过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看申论复习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10月12日,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发布,这意味着一年一度的中国最大规模的考试正式开始,也标志着改变每个人命运的大门再一次向所有人重新敞开。为帮助考生及时把握大纲的最新变化,准确理解大纲的深刻内涵,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教育专家与教材编研团队第一时间为您奉上国考大纲深度解读。
一、2011国考申论大纲无变化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申论部分与2010的大纲申论部分完全一致,甚至标点都没有任何变化。这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值得玩味。
2010年的大纲修改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从命题者的角度而言,说明2010年的大纲修改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依据大纲命制的试题能够很好的测查考生的相关能力,体系科学,题目设置合理。同时,在经历了去年近乎“脱胎换骨”的大改之后,大纲拟定人也不想频繁的更改大纲内容,寄希望于形成较为稳定的命题趋势。
参照2010年国考的真题以及联考的试题
而从考生的角度而言,则无疑是一个最为重大的“利好消息”。相比于去年考生的“摸着石头过河”,今年的考生完全可以参照2010年国考的真题以及联考的试题,以之作为复习的重要依据,熟悉国考试题的提问方式,理顺作答思路。
二、两大关键,理解大纲本质
关键之一——省级市级两类试卷
大纲规定,“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主题选取、材料选择、试题命制三个方面均须引起考生极大注意
这突出了申论考试对不同层级考生的针对性,即报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以下简称省级)的考生和报考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以下简称市级)的考生,仍将分卷考试,而这两套试卷在主题选取、材料选择、试题命制三个方面均须引起考生极大注意。
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市级试卷主题、材料、试题分析表
省级与市级的差别 | |
主题选取 | 相近不相同 |
材料选择 | 部分相同,部分不同 |
试题命制 | 完全不同 |
关键之二——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大纲规定,“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