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历年申论高分文章: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
- ·下一篇文章:如何写好申论文章
历年申论高分文章:民生之依
历年申论高分文章:民生之依
当前,民生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它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就业、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要求会更高。事实上,社会保障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真正的民生之依。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评析:文章在第一段以精炼的语言阐释了文章标题的两个关键点──“民生”和“依靠”,明确指出社会保障就是民生之依,点明了主题。
首先,社会保障是群众生活的“安全网”,它能够确保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其次,社会保障是收入分配的“平衡器”,它能够充分发挥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适当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再次,社会保障是国民福利的“助推器”,它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充分地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评析:本段将社会保障比作“安全网”、“平衡器”和“助推器”,从三个方面谈了社会保障的重大意义。“首先,其次,再次”的表述方法使文段条理清晰。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就为我们今后大力发展作为民生之依的社会保障事业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评析:本段引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作为理论论据,增强了理论性和说明力。同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标准三项对策。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必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法规。《社会保险法》已经出台,应尽快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以解决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同时,应制定社会救助、公益慈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和政府的社会保障工作,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必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覆盖面大小是反映社会保障制度可及性和有效性的首要指标。我们要适应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地区快速城镇化的特点,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计划地把应该被纳入而尚未被纳入的社会群体切实纳入进来,真正实现“应保尽保”。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必须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使人民群众切实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差别大,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坚持“保基本”的方针,积极而为,量力而行,逐步提高保障待遇。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评析:以上三段内容分别对应提出的三项对策,每段都以统一的句式作为中心句,条理清晰,对策合理。
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民生之依、民生之福。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虽然过程漫长、工作复杂,短期内看不到政绩,但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评析:结尾再次重申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之依,强调必须加快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点津:这是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一篇真题范文,它在结构上和写作角度上,都是较为常规的,比较容易掌握。但同样是采用这种写作方法,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作为范文,是因为它在内容上对问题认识深刻。因此,写作申论文章应当重视内容。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