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遵义市2019年市、县、乡三级机关统一招录公务员和人民警察报考指南
- ·下一篇文章:贵州贵阳市201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准考证打印入口
贵州贵阳市201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贵州贵阳市201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面试及总成绩
(一)面试
贵阳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面试考务工作,面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
面试人员为公示无异议的资格复审合格人员。
资格复审合格人数与职位招录计划数达不到3:1比例的职位,按如下办法处理:
1.对招录计划数为1,而资格复审合格人数少于3的职位,参加面试考生的面试成绩须达到面试当日本考场面试实考考生平均分及以上(贵阳市艰苦边远乡镇机关和派出机构职位须达到本考场面试实考考生平均分的90%及以上),方能按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入下一环节。
2.对招录计划数大于1,而招录计划数与资格复审合格人数达不到1:3比例的职位。未达1:3比例的最后1名或2名考生(例:某职位计划招录3人,现有8人参加面试,则笔试成绩排列在第7、第8名的考生即为未达1:3比例的最后2名考生)的面试成绩须达到本考场当日面试实考考生平均分及以上(贵阳市艰苦边远乡镇机关和派出机构职位须达到本考场面试实考考生平均分的90%及以上),方能按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入下一环节。
未参加面试或未达到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的面试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面试时间和地点由贵阳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另行通知。
总成绩计算
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
总成绩=(笔试成绩+少数民族加分)÷3×60% + 面试成绩×40%。
笔试、面试成绩和总成绩均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同一职位考生总成绩名次出现末位并列的,笔试成绩高的考生进入下一环节,若笔试成绩相同的,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成绩高的进入下一环节。
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纪律监督
招录工作接受纪检监察机关和社会各界监督。资格审查贯穿整个招录过程。考生和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招录简章”和有关规章制度,如有违反或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和我省相关规定处理。
贵阳市招录政策咨询电话(仅解答贵阳市招录的报考条件、职位要求条件及其他报考政策,报考省直及其他市<州>职位考生可参考相应职位表咨询电话):
0851-87988909(中共贵阳市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处)
网上报名、打印笔试准考证等技术咨询电话:
处理网上在线报名、打印信息表和准考证等技术问题0851-85759150(贵阳市考试指导中心社会考务部)
处理报名缴费问题
0851-85164125(贵阳市考试指导中心综合部)
监督电话:
0851-86981326(中共贵阳市纪委贵阳市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 http://www.xiaononfu.com/
(二)本次招录不指定考试范围和考试用书,也不举办任何培训班。
(三)本《招录简章》解释权属贵阳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考生查询《招录简章》请登录“贵阳党建网”“贵阳人事考试网”,查询报名信息请登陆“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贵阳人事考试网”。请考生密切注意有关网站公布的招录信息。
》贵州贵阳市201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