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公务员新闻

    2024年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校园招聘530人公告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2 01:12:33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2024年校园招聘公告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是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一级分行,成立于1954年。分行下设一级部门26个、二级部门3个、直营机构、商务中心6个;拥有二级分行、支行36家(中关村、通州为分行),营业网点438个,在职员工11656人。建行北京分行紧紧围绕首都“五子”联动布局,积极支持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北京城市更新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全面参与城市更新和住房租赁,创新“以租换促住房更新”、“商转租”、“产业转租”等新模式。出租”。服务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信用支持科技企业;创新股债联动模式,精准支持“专、特、新”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普惠贷款余额、客户数量位居区域四家银行之首。依托金融科技企业外部赋能,助力京津冀政务服务线上化、跨省区,支持城市副中心智慧政务大厅建设、不动产登记中心建设。推出“绿色信贷+绿色低碳建设+绿色监管”新模式,为首都绿色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一、招聘机构及人数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现招聘530人。 2.招聘条件应聘者在满足《中国建设银行境内分支机构2024年度校园招聘公告》《招聘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应满足以下要求: (1)国内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须具有普通院校本科(含)以上学历高等学历、学位,将于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期间毕业,并在注册时获得国家认可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境外院校回国留学生须于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期间毕业,并在注册时取得学历(学位)证书,以及国家教育部出国留学服务中心颁发的国外学历学位证书。 (二)应聘到北京市城市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CET4)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或托业(TOEIC)公开听力和阅读考试(成绩不低于630分),或托福-IBT(分数不低于75),或雅思(分数不低于5.5)。 2.英语专业毕业生须通过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60分),其他外语专业毕业生须通过所学专业相应水平考试。三、招聘岗位及描述1、科技特殊人才。主要从事数据挖掘分析、大数据营销、技术研发、系统运维等相关工作,重点招收数理统计、计算机、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等理工类专业的毕业生。新员工加入公司后,将有机会在分行金融科技部、总行运营数据中心、大数据智慧中心、金融科技子公司(含各事业群)等进行在职培训。其他机构。 2、综合营销定位。主要从事客户服务、柜台服务和业务营销。新员工加入公司后,首先会在基层网点柜员等岗位进行培训和培训。根据个人表现和工作需要,聘任到营业网点或其他机构担任相关职务。 3、外语特殊人才。招收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德语、俄语等语种的毕业生。新员工入职后,由用人部门按照统一的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和培训情况,将最优秀的人员以相应语言送往海外机构。具体要求见附件。 4.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专用报名通道。

    申报大学生村官和“三拥一扶”人员时,请在填写申请时选择“大学生村官和“三拥一扶”人员专用报名通道。如果您符合“招聘条件”符合本公告“条件”(除毕业时间要求外)的,还须符合以下申请条件: (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后,担任大学生村官或参加“三扶一扶”计划,聘任期限为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 (二)聘任期间考核成绩应为“称职(合格)”及以上。聘用时可提供当地政府组织部门出具的聘用期间工作考核证明。 (三)大学生村官和“三拥一扶”人员专项报名通道主要向以下机构开放。通州分行、房山分行、门头沟分行、顺义分行、昌平分行、延庆分行、怀柔分行、密云分行、平谷分行、大兴分行。根据人才成长规律,着眼员工长远发展,新员工入职后应在我行基层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4、工作地点在北京。 5、招聘流程包括报名、初选、笔试、面试、体检和录用。 (一)登记。本次招聘分为官网报名和手机报名两种方式。具体说明如下: 1、官网注册。应聘者可直接登录我行官网招聘频道(http://job.ccb.com),按要求进行注册报名。 2.手机注册。关注“中国建设银行人才招聘”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底部“我要应聘”入口进行报名。每位申请人最多可填写两项选择,并可在报名截止日期前两次修改选择。调整选择顺序也算一种修改。请根据招聘需求和个人情况选择应聘职位。志愿者的选择和顺序非常重要,请慎重考虑。报名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13日24:00(北京时间)。 (二)初选。我行将对申请人进行初选,确定笔试考生名单。 (三)笔试。通过初选的人员将参加我行组织的笔试。笔试拟采取线下形式,初步定于2023年11月上旬举行,具体时间以笔试通知为准。报名过程中,申请人需填写笔试城市和科目意向。填写的内容仅代表申请人的笔试申请意愿,并不代表申请人已获得我行笔试资格。获得笔试资格的申请人将收到我行发出的笔试通知。报名截止后,笔试城市和科目不得更改。届时,我行将根据考生报名时选择的笔试城市和科目安排笔试。本次招聘笔试在全国64个城市同步举行。笔试城市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廊坊、太原、晋中、呼和浩特、包头、沉阳、大连市、锦州市、长春市、吉林市、哈尔滨市、大庆市、上海市、南京市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金华市、合肥市、蚌埠市、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南昌市、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泰安市、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武汉市、荆州市、长沙市、湘潭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南宁市、桂林市、海口市、重庆市、成都市、绵阳市、贵阳市、昆明市、拉萨市、西安市、咸阳市、兰州市、西宁市、银川市、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本次招聘笔试分为综合和信息技术两个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中,综合笔试侧重于经济、金融、货币银行、会计基础、法律、营销、管理、数理统计、信息技术等应了解的知识;信息技术笔试重点关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设计模式、数据结构与算法、开发语言语法、数据库(语法)等你应该了解的方面。申请科技类专门人才岗位的笔试科目应选择“信息技术”;报考其他职位的应聘者在综合评估自身知识储备后,可以选择任意笔试科目。本次招聘仅进行一次笔试,因此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所选择的笔试城市和笔试科目应当相同,且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笔试成绩相同。 (四)面试、体检。对于笔试合格的人员,我行将组织面试和体检。 (五)招聘。我行将择优选拔优秀候选人进行招聘。六、相关说明(一)申请人对其提供的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应聘者进入后续招聘流程并不意味着其已通过资格审核。我行有权在招聘过程中对应聘材料进行核实。如与事实不符,我行有权取消其笔试、面试和聘用资格。后果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2)招聘期间,我行将通过网站招聘系统提示、邮件等方式与应聘者联系,请保持沟通畅通。 (三)中国建设银行有权根据岗位需求、报到情况变化等因素调整、取消或终止个别岗位的招聘,并对本次招聘拥有最终解释权。 7、联系方式邮箱:bj_zhaopin.bj@ccb.com 招聘热线:95533。通过智能语音导航说出关键词“招聘咨询”。语音识别后,可直接接通招聘热线。欢迎关注“中国建设银行人才招聘”公众号,及时获取我行最新招聘动态!附件中国建设银行2024年外语专项人才招聘培养计划-54860985953281533.pdf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2023年9月7日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