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临床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类型(比较常见的肾小球肾炎的类型)
- ·下一篇文章:体循环静脉解剖图(体循环的静脉视频讲解)
2013年河北省直事业单位招聘(2013年河北省考职位表)
为了各位考生更好的备战2013年河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华图教育(www.huatu.com)特为考生整理河北省公共科目笔试考前分析,助力考生高效备考,祝各位考生在接下来的招聘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考试科目
河北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两科,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二)测查内容及形式
《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查考生适应事业单位岗位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试题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一般情况为单项选择题,题量为125题左右,答题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考生对公共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包括政治(含时政)、法律、经济、公共管理、公文写作、职业道德、人文、国情等方面。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主观性试题主要为病文评改、案例分析、综合分析、写作等,主要考查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答题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三)《公共基础知识》考情分析及趋势预测
1、试题难度
纵观近几年河北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试题中较为容易的题大约占40%,中等难度的题大约占25%,难度大的题大约占35%。当然,试题的难易程度都是相对而言的,容易的题和中等难度的题主要指以以前学习过或者辅导教材中直接出现的知识点为基础编写的题,这些题目主要集中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题型中,而病文改评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写作题相对较难,其难点主要在于作答这些题目时需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灵活运用。答好这类题有一定难度,但能够把考生的综合能力考查出来。所以,在今后的考试中,这几种题型的考查难度有可能加大。
2、试题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这一科目的测查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公共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主要考查政治(含时政)、法律、经济、公共管理、公文写作、职业道德、人文、国情省情等方面的知识。考查范围广泛,但能真正反映出考生的知识结构和素养。所以,在今后的考试中考查内容估计不会有大的变化。
3、题型题量
纵观2010—2012年这三年的《公共基础知识》真题,试题均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且题量没有任何变化,即客观性试题:单项选择题30道、多项选择题15道、判断题20道;主观性试题:病文评改(公文改错)题1道、案例分析题1道、综合分析题1道、写作题1道。所以,预计在今后的考试中题型题量不会有大的变化。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在作答要求方面会有细微变化,如2010年的公文改错题要求考生针对公文中的错误重写一份公文,不要求指出公文中的错误。2011、2012年的病文改评题则要求考生指出公文中的错误并逐一分析说明,再如,2010年的作文题则是要求考生以“‘偷’来的成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而2011、2012年的作文题都是根据材料要求考生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因此,考生在考试时要予以注意,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回答问题。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