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8年吉林行测真题及答案(2018年吉林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下一篇文章:书法字 文(文字书法欣赏)
公务员行测五大题型(公务员考试行测五大模块)
2020各省公务员考试陆续开启,很多考生已经进入备考状态,我们不仅要继续强化各种做题的技巧和方法,还要学会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分数。因为行测考试如果给大家充足的时间可能都可以做对,但是考场上需要在120分钟内完成130—135道题,所以在行测考试中规划好考试中五大专项的做题顺序就尤为关键。
行测五大专项做题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每个人复习的情况和背景都不相同,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做题顺序。但是确定做题顺序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我们在考场上做题时应本着简单着手的原则,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对最多的题目,从而获得最多的分数。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平时练习的情况,确定自己相对最擅长的专项,正确率相对最高、做题速度最快的专项,那么在考场上就可以优先做哪个专项。各位即将参加2020年公务员考试的同学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别人的“经验”拿来就用,仅仅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一定要根据自己实际的练习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
好多同学可能会想:“既然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那为什么还要在这里讲所谓的“做题顺序的优化”呢?”今天在这里讲“行测五大专项做题顺序的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希望各位同学把握最基本的确定做题顺序的原则,确定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其次,我们针对不同背景的同学提出不同的做题顺序建议,各位同学可以“对号入座”,将本建议作为参考;最后,希望各位同学在最后的一个月内尽快确定做题顺序,并养成习惯,这样当我们在考场上就不会因为这个而手忙脚乱,从而影响做题的效率。
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行测五大专项做题顺序的建议:
对于有文科优势的人来说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两部分一定要保证正确率而且在拿到试卷后可以优先做这两部分,判断推理中的图形推理部分需要迅速做完,因为图形推理如果第一下看不出来,那么再钻研5分钟可能也做不出来,因此不要钻研某一道图形推理题;接下来按照资料分析、常识、数量关系的步骤来做题;资料分析部分重点提升对于材料的梳理能力,可以给自己相对来说每题较长的时间保证正确率;数量关系部分通过对于每道题目的快速审题来判定几道自己可以做的简单题目并在计算时细心。
对于有理科优势的人来说,可以先做资料分析,因为在刚开始考试的时候,我们的大脑还比较清晰,这个时候做资料分析题的准确率会比较高,但是一定要控制好做题的时间,争取在25-30分钟内做完所有的资料分析题;大多数具有理科优势的人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接下来可以做逻辑推理专项;接下来可以按照尝试、言语理解和数量关系的步骤来做题,数量关系部分不全做,只要把自己会做的做完,不会做的根据选项蒙就可以了,大多数考生可以做对5-7道数量关系的题目。
“金榜题名”是在知识与技巧方法的兼备下才能得来的,公考资讯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技巧与方法,希望可以真正帮助到各位考生。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