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刑满释放成网红(2020刑满释放人员)
- ·下一篇文章:关于家庭教育立法的几点思考(关于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考)
垃圾短信范文(垃圾短信整治政策)
申论模拟题
【申论材料】
1.垃圾短信之所以“久治不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信运营商与垃圾短信推送者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共同从日益泛滥的垃圾短信中谋得利益。
工信部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我国移动短信息业务量约6970.4亿条,据有关部门估算垃圾短信约占全部短信量20%左右”。据此计算,仅今年前三季度垃圾短信就可给三大电信运营商带来几十亿元的收入。
此外,垃圾短信发送成本较低也造成了垃圾短信泛滥。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吕廷杰认为,有些地方的群发短信价格已经低至每条两分钱,是公众短信服务费的五分之一。这种低成本运作无疑给垃圾短信提供了一个廉价的传播工具,导致大量的广告分流到短信渠道。
吕廷杰还说,垃圾短信推送者利用技术手段逃避监管,为了规避计算机自动识别,往往运用把计算机可以识别的结构化数据转化为人脑才能辨清的非结构化的伎俩,比如将“开发票”写成“开发piao”或纵向、斜向编写文字等。所以从技术上说,完全靠运营商在短信端口过滤是不可能拦住所有垃圾短信的。尽管目前三大运营商在各个省都设立了人工判断与识别的防范中心,但无奈因海量数据而效率低下。
2.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较多“盲区”,有关部门的监管和处罚又几乎“空白”,这为垃圾短信泛滥提供了一个十分“宽松”的外部环境。
有专家认为《宪法》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点对点短信息属于个人通信行为,电信企业对个人短信息进行检查、监控和拦截法律依据不足。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我国尚无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条散布在各个单行法律之中,并没有真正起到保护个人信息的作用。另外,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对于电信运营商在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与隐私的义务或者责任方面,也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都使得垃圾短信可以“大行其道”。
记者了解到,除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较多“盲区”外,有关部门对于发送垃圾短信行为的监管处罚也较为乏力。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法研究中心主任娄耀雄等专家认为,现有的电信规范对电信运营商的约束极其有限,比如今年刚施行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对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的处罚措施仅为,“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向社会公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种处罚力度难以造成足够威慑。
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分析近年来垃圾短信久治不愈的原因。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申论模拟题参考答案】
近年来垃圾短信久治不愈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利益、法律、监管、技术四个层面。一是电信运营商与垃圾短信推送者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共同从日益泛滥的垃圾短信中谋得利益。二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较多“盲区”,未规定运营商职责,且电信企业对个人短信息进行检查、监控和拦截法律依据不足。三是有关部门的监管和处罚又几乎“空白”,运营商或垃圾短信推送商因大范围推送垃圾短信而受到相关部门的严重处罚,纵容了垃圾短信泛滥。四是垃圾短信发送成本较低,推送方式不断翻新,推送者利用技术手段逃避监管。
更多真题、模拟题尽在中公官方刷题APP,中公名师精挑好题,题题刷到点子上!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