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公务员新闻

    如何应对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化趋势问题(公务员申论文化议论文800字)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8 03:32:08

      申论是目前公务员考试必考内容,是一种以写作公文为主的答题方式,是证明考生是否具备国家工作人员应具有的公文写作能力的重要依据。纵观近年公务员考试情况,申论测试的重点越来越接近机关工作实际。申论所给的材料均为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这些热点既是老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又是党和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需要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来化解存在的矛盾,因此要求考生在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时,必须站在“准公务员”的位置。答题是否符合给定材料的要求,是否具备很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务实性,是证明考生是否具备国家工作人员公文写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因此,考生在做申论考试的准备时,一定要了解和把握一些特定公文的常用写法,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一些特定公文的格式规范和语体运用,以适应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近几年,全国各地一直陆续在申论中变相考各种文体,比如:

      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要求考生依据安全事故现场情景写一篇千字左右的领导讲话稿。

      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要求考生提交一份解决我市交通拥堵的报告。

      2005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三,假如你是到现场采访的记者,请你根据采访情况,撰写一份关于黔江特大交通事故的报告,报于市委、市政府。

      200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教育部张保庆副部长谈贫困生上学难问题,主要是助学贷款问题。要求考生写一封信给教育部,提出建议。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根据“给定材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情况反映。

      2008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试题要求考生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一份通知。

      2009年天津、湖北、陕西等省市公务员联考申论试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资料所反映出的问题,以某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的名义,围绕“网络文明建设问题”,给广大网民写一封公开信。

      2009年的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5中的施工方和业主方对事故责任认定的争议,以调查者的身份,写一则简报上报给市政府。

      其实,在申论考试中,除了行政公文和党的公文及其子公文以外,涉及到最多的文体是事务类文书。这点在考生报考职位时就可以留心一下,每个职位都有自己的职责。如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央办公厅的服务接待办公室文秘工作科员或副主任科员的职位简介是“从事公文管理、文件起草等工作”;国家发改委的政策研究室要求是 “起草重要文件报告,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政策” 。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