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公务员新闻

    医疗卫生的事业单位考试题型(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7 17:06:33

    临床专业知识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重要考查科目,今天中公卫生人才网整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临床专业知识历年真题(209), 以供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参考。

    1. 初产妇,28岁。孕足月临产后静脉滴注缩宫素,自然破膜1分钟后出现烦躁不安、呛咳、呼吸困难、发绀、数分钟后死亡。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妇产科学》

    A.子宫破裂

    B.重度胎盘早剥

    C.重点子痫前期

    D.子痫

    E.羊水栓塞

    2. 女,20岁,突发下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8小时,直肠—腹部诊:子宫前倾,正常大小,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8cmx7cmx5cm囊实性包块,边界清楚,触痛明显,最可能的诊断是:()《妇产科学》

    A.卵巢肿瘤蒂扭转

    B.急性阑尾炎

    C.卵巢黄体破裂

    D.输卵管妊娠破裂

    E.浆膜下子宫肿瘤

    3. 女,60岁,G4P4,近年来阴道脱出一肿物,逐渐增大。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屏气用力后宫颈和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外,子宫萎缩,双侧附件正常。对该患者子宫脱垂程度判断正确的是:()《妇产科学》

    A.I型轻度

    B.III度

    C.II度轻型

    D.I度重型

    E.II度重型

    4. 女,30岁,已婚。平时月经规律。停经40天,右下腹剧痛4小时伴头晕及肛门坠胀感。查体:BP80/56mmHg,面色苍白,痛苦病容,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尤以右侧为著,肌紧张不明显,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Hb100g/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妇产科学》

    A.卵巢脓肿蒂扭转

    B.卵巢子宫内膜囊肿破裂

    C.卵巢滤泡囊肿破裂

    D.卵巢黄体囊肿破裂

    E.卵巢管妊娠破裂

    5. 初孕妇,26岁。妊娠35周,自觉头痛、视物模糊2周,晨起突然出现持续性腹痛且逐渐加重。腹部检查:子宫板状硬。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妇产科学》

    A.先兆早产

    B.胎盘早剥

    C.急性阑尾炎

    D.前置胎盘

    E.先兆子宫破裂

    6.(简答题)简述常用降压药物分类及作用特点:()《内科学》

    答案和解析,详见第二页...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