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知识付费人民日报评论(人民网知识产权频道)
- ·下一篇文章:智慧法院的理解(智慧法院的概念)
结构化面试形式大于内容(公务员面试形式大于内容吗)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2017事业单位面试技巧大全《面试误区之“形式大于内容”你犯了吗?》,希望各位考生可以通过本篇文章对事业单位面试有所了解和掌握,在以后的面试中灵活应用,一举成功!
公职类考试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考生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公务员、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比例1:3,甚至高达比例1:5,无领导面试,半结构化面试…..激烈的竞争、纷杂的面试、焦虑的心情使得考生们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忙得团团转,为了快人一步、成公上岸,考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购买面试书籍、看免费视频网课、研究历年真题、请教成功面试者……虽然这些方式让学员对于面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提前做了相应的准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各种面试备考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而且其他人的所谓的成功经验分享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简单炮制,不因人因地因时施策,很容易备考失败。其中在考生间广为流传的“形式大于内容”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面试误区。
公职类面试中所谓的“形式大于内容”是指在面试中重形式轻内容、重外在而轻里子。形式、外在是指考生的衣着样貌、入场礼仪、坐姿、答题声音、流畅度、面部表情等外在表现;而内容、里子是指具体的答题内容,是考生思维能力、知识储备、思考能力等等。考生们错误的认为“形式大于内容”,在面试中只要做到大方得体、自信从容、声音洪亮、作答流畅、微笑面对就可以拔得头筹,成功上岸,错误的认为考官不在乎答题内容,甚至听不懂答题内容,这是大错特错的。
原因一,考官们是专业的:且不说面试中部分考官题本有题目参考要点,更为重要的是考官们大多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经过系统培训才担任考官负责给考生打分工作,对于题目是很明白的,所以考生们不要想浑水摸鱼、滥竽充数。
原因二,面试竞争愈发激烈:激烈形式如开头所述,所以说考生若想真正在面试中取胜,那么各个测评要素、各个环节都需要注意到,一定要做到“内外兼修”,于外形象优良、表达出色,于内作答内容切题、深刻新颖,只有内外兼修才可在面试中致胜。
原因三,一味注重形式极易僵硬:考生之间经常交流所谓的高分经验,那不过是个案去妄自推测的,打扮漂亮、入场问好、声音洪亮等,这就使得一些人轻易相信从而在考场上不观察考官反应从而僵硬表现,如2017年某省省考面试中有考生反应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考官为了效率不让考生问好,让直接答题。如果此情况下,考生还一味的微笑、问好、落座,没有真正关注考官诉求,那么必定面试失败。
以上是对于现下面试中流行的“形式大于内容”的误区的讲解,通过多角度分析希望大家看到之后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想要提前了解面试、准备面试从而取胜是很好的,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意识、理性选择网上的信息,最好能找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从而备考。总之,面试只注重“形式大于内容”一定不可取的,我们要做到内外兼修,要做到灵活应变,还要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