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表示深度的词语有哪些(形容深度的成语有哪些)
- ·下一篇文章:美国为啥对伊朗制裁(为什么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要求其他国家遵守)
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申论(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的路径)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各位考生而言,多学习、多借鉴是最高效的备考方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一篇深度范文,供大家参考。
【范文展示】
“扶贫”与“扶智”并重 “物质”与“精神”齐飞
从现在放眼2020年,中华民族肩负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光荣使命,承担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任务。近五年,我们注定要闯关夺隘、攻坚克难,在新的历史画卷中留下光辉一页。
然而近期在全国各地的扶贫工作中,舍本逐末的现象却频频发生,重“输血”轻“造血”、重“扶贫”轻“扶智”、重“物质”轻“精神”。这种本末倒置的状态不仅无法实现真正扶贫、精准扶贫,更会拖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正所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因此,在扶贫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扶贫”与“扶智”的关系,做到“本”“末”兼顾。
在“精准扶贫”中,当务之急是要“扶贫”,以实现“物质脱贫”。其实早在2001年,中国已经总体步入小康社会,人均GDP达到817美元。可是之后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当时的小康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概括而言就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协调。”一句话“不全面”道出了“全面小康”道路上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再加上本身的“低水平”,让物质脱贫成为了当务之急。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对贫困群体的物质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在“精准扶贫”中,治本之策是要“扶智”,以实现“精神脱贫”。 不可否认,大量的扶贫物资确实帮助贫困群体解了燃眉之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会制约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进取意识,弱势群体中“坐等靠”的惰性思想日趋严重。只富“口袋”不富“脑袋”的扶贫方式,其效果仅是过眼云烟,山村返贫现象顺理成章。《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注重技能提升,让扶贫对象能够自食其力,才能让贫困群体在精神上站立起来。由此可见,扶贫的长久之计理当是“输血”、 “造血”并驾齐驱,提供资金帮扶的同时,更应加强教育指导,给予技术支持,增强贫困人员的就业能力,让他们过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追逐“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征程中,我们必须铭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全面”。在中华民族追梦的道路上,贫困群体不能落下。这也为当下的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重在扶“本”、“本”“末”兼顾,要注重“扶智”、看重“精神”、侧重“造血”,以真正创新扶贫理念和方式。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添砖加瓦。
编辑推荐:
【1】申论考试五大题型作答思路、作答范例汇总(纯干货版)
【2】申论必备:15类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大全
【3】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备考指导汇总
【4】大咖较写作丨2017申论范文精选66篇(更新中)
【5】关于精准扶贫的11篇申论范文
【6】习近平语录精选大全李克强语录精选大全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