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甘肃2021公务员行测(甘肃省考行测题型)
- ·下一篇文章:疫情中90后的责任与担当(90 00后在疫情防控中的责任担当)
省考标点符号(公务员考试标点法)
2019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指导:标点助力言语题。逻辑填空、片段阅读是行测考试必考题目。题干往往将文章截取一段文字,留空处要求填写最恰当的词语或者询问作者主观意图。解决这部分题目的时候不止可以借助行文脉络的方法,更可以看标点在其间的作用。另外某些考试也会要求大家对文段添加合适的标点,故就这部分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常用标点的一些小技巧。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成分。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别不同的语气,理解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是书面语的重要辅助工具。
标点常见用处
1、问号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是否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句子停顿,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如:
例1:你怎么还不好好学习?
例2:难道我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例3:一个人,穷困潦倒,但还默默帮助贫困儿童。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乐于助人的精神。
注:前两个带有一定的疑问,后一个句子之间停顿较长,故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来间隔。
例1:然而他是天生具有音乐天赋的呢,还是通过后天学习具有这方面才华的呢?
当选项较短选项之间一般不用符号,在句子最后直接用句号。
例2:这是故意的还是无辜的呢?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可在选项间用问号。
例3:他看着我的穿着时夸奖了我。但到底夸奖我什么:是长的漂亮?妆容画的好?抑或衣着得体?我不得而知。
(3)表示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加问号。通常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如:
例:你能给我的只是这些吗?你这个男朋友是怎么当的??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2、分号
(1)表示多个句内部并列关系时(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如:
例:过程,使我难以忍受;结果,更让我痛苦万分。
(2)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关系)用分号。
例:还未见其人,已先闻其声了;或者人已消失尽头,歌声还余音袅袅。
(3)用于分项列举内容并列的各项之间。如:
例:教师的职责为:一、传递理论知识;二、传递为人之道。
3、冒号
(1)用于总说性、提示作用。
例:刚刚事情说明:他具有极高的洞察力。
(2)表示总结上文。如:
例:北京月工资8000,上海月工资10000,深圳月工资9000:我们大城市月工资都很高。
(3)用于需要表示注释和说明。如:
例:(本市将举办首届大型车展。)时间:9月5日—20日。
(4)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呼语之后。如:
例:各位同志:……
(5)在列举式时,宜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如:
例: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破折号
(1) 表示话题内容变化。如:
例:“多漂亮的花——听到脚步声了吗?”李四说道。
(2) 表示补充内容。如:
例:一个黝黑而憨厚得农民——果农老李走了过来。
(3) 表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号)。如
例:美丽,善良,聪慧——这一切女人身上应有的都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
(4) 用于表示作者诗词等出处。如:
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汉书》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