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公务员新闻

    驳论文范例(驳论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17:16:59

    目前申论考试文章写作中,多数考生还是以写立论文为主:摆明观点具体阐释,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对于文章功底较弱的考生,这种写法当然是需要首先掌握的。但为了开拓思维锻炼文笔,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考生,也不妨尝试写写驳论体裁。下面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就对驳论文进行简单介绍。

    驳论文与立论文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其本质上仍然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实质上来说,驳论文源于一种论证方法,即“反证法”。常规论证方法只要对于自己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从而正面解释证明即可;而“反证法”则需要自己找出一个与自己观点完全违背的错误观点,并加以批驳,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

    驳论文并不少见。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先是摆出了“国人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于是有人感慨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样的“靶子”。接着从“他信力”、“自欺力”两方面告诉我们,这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不用大惊小怪。之后话锋一转,从事实层面落下结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成功佐证“国人依然有脊梁”。

    古文名篇中也常有此种写法。嵇康著《声无哀乐论》以论证“至夫哀乐自以事会,先遘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的观点,就是假借了一位前来质疑的“秦客”,通过反驳这位反对者,从而成功证明了“单纯声音并无哀乐善恶之分”这样的宏论。贾谊过秦“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整篇几乎没有去正面涉及“仁义不施”的内容。而是通过秦灭六国得天下的过程告诉我们,秦失天下不在自身弱小,不在军事失利,更不在防御不当。如此,秦失天下自然是源于“仁义不施”。

    可见,好的驳论文,对于文章的论证力度会有很大提升,对于文章灵活性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具体来说,一篇驳论文主体部分应包含四个阶段:摆明错误观点——详细分析危害——深挖问题根源——指出解决办法。

    而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在于第一部分,也就是摆明错误观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错误观点”需要是“错误的”,但又不能“错得太离谱”,也就是需须还要有一定的受众。举个例子来说,我想论证“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然后给自己树立一个错误观点——“无需推进素质教育”。这就属于失败的例子,这种反证只是一种“自导自演”,没有任何意义。

    那什么是有意义的“错误观点”呢?例如我们近年来常说“中国制造”,当下有很多国人很多企业,依然将“中国制造”的关键放在“制造”二字之上,而忽视了背后的“中国”内涵。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错误观点”,我们去反驳它才有意义。

    以上是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对驳论文的简单介绍,希望对考生拓展申论写作思维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