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辽宁孙琳(辽宁孙琳个人资料)
- ·下一篇文章:省考申论贯彻执行(申论的贯彻执行题是什么)
比较分析法题目(比较分析法包括哪几种具体方法)
在陕西社区工作者考试的行测部分中,资料分析的多数问题是较简单的查找类问题,但也偶有计算较为复杂的问题出现。比如比较类问题。而在处理这类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的比较形式,下面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总结了几种不同情况下适用的比较技巧。供同学们选用。
常见的比较方法有:分数性质比较法,差分法,同位比较法等。接下来就简单跟大家再通过几道题体会一下这几种比较技巧。
(1)分数性质比较法
2014年7月各地房地产均价表
问题:下列城市中,2013年7月平均房价最高的是:
A.南京 B.天津 C.广州 D.杭州
由表格可以看出,要做的是上期量比较,也就是本期量除以(1+增长率)的比较,这组数据如果靠纯计算逐一得出,未免效率太低,实际我们发现,各组除法当中,杭州的本期量(也就是分子)比较大,而增长率为负,说明分母最小,分子大而分母小,由分数性质可知,对比的几个上期量中,最大的是杭州的上期量。
(2)各项接近简易分数时用介值法
2001年部分省(市)财政收支状况
(单位:亿元)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2001年北京、上海、福建三省市地方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差距十分接近,但从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看( )。
A.北京>上海>福建 B.上海>北京>福建
C.北京>福建>上海 D.上海>福建>北京
此题是较常规的比重比较类问题,因为需要比较的三个比重都能找到接近的分数,所以此题适合用介值法。2001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 < = ,北京为 > = ,福建为 < ,比较可知,应选A。
(3)同类计算形式用同位比较法
2011年,全国电厂发电设备装机容量105576万千瓦,同比增长9.25%。其中,水电23051万千瓦,同比增长6.69%,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1.83%;火电76546万千瓦,同比增长7.86%,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72.5%;核电1257万千瓦,同比增长16.15%,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1.19%;风电4505万千瓦,同比增长52.33%,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27%。
问题: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国电厂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增量最大的是:
A.水电 B.火电 C.核电 D.风电
本题中要比较增长量,而增长量的常规计算形式我们知道,只与本期量和增长率有关2010年相比,全国水电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增量为 ×6.69%,火电为 ×7.86%,核电为 ×16.15%,风电为 ×52.33%。如果逐一计算,计算量未免太大,这时对于增长量计算形式的理解就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我们知道,增长量计算中本期量的影响力高于增长率,而火电的本期量明显高出其他几项很多,由此用同位比较法,本期量这个位置上简单比较就足以做出,选B。
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建议同学们在做资料分析时尽量总结估算技巧,估算为主,精算为辅,最大限度地提高做题效率。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