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4年10月19号)
- ·下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4年10月17号)
半月谈评论(2014年10月18号)
不调价的供暖费也要透明化
冷空气阵阵来袭,北方陆续开征住宅供暖费。最近,微信朋友圈里关于供暖费的消息一下子火了,一些网友呼吁,由于2008年以来,煤炭价格已由每吨七八百元降至200多元,希望供暖费作出相应下调。可这个呼吁,目前只停留在朋友圈,得不到有关方面响应。
对于多数家庭来说,供暖费不是一笔小支出。拿呼和浩特来说,在2008年,由于煤炭价格上涨,供暖费价格也跟着从每月每平米2.95元调至3.68元,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一个月光供暖就要支出400多元。现在煤价下降了,可供暖费涨来容易降来难,怎不让人费解?
有关方面的解释,乍听不无道理。呼和浩特市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各大供热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企业亏损的部分一直依靠政府补贴来兜底。”这个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制定的供热价格实际依然低于供热成本,当煤炭价格下滑时,水电费、人工费用等又在上涨,单位面积供热成本一直高于供热价格。这位负责人的意思是说,供热成本与供热价格一直倒挂,如果不是煤价下降,倒挂现象会更严重。
如此说来,如果不是煤价下降,等待供暖费的,就不是不变而是涨价了。只是这一切,仅是供暖单位的自言自语,没有权威说明。供热到底是亏还是赚?是否真的存在严重倒挂?如果存在,其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内部原因,有没有内部挖潜的可能?没有说服不了的公众,只有没有说服力的证据。
很多公共服务企业平时总是喊亏喊难,抱怨经营压力大,可压力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这么大,却要么不肯说要么说不出子丑寅卯。甚至于,这边俯身秀表情,那边转身发福利,大量的资金被“四风”吹散。公众需要的不是哭穷和发牢骚,而是希望看到账本账单,了解公共企业的真实运行状况。
于公众而言,要想了解一家公共企业,似乎只有一个机会,那就是等其想要调价时。现在价格听证已经蔚然成风,先听证后涨价已成共识,有关方面如果想要涨价,就会把账单公布出来。站在尊重公众知情权的角度,涨价需要公布,不涨价何尝不需要公布?供热企业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享受着财政补贴,有责任有义务把自身经营情况、财政状况,完整地及时地公开。在煤价一降再降的背景下,供暖费岿然不动,其实就是另一种涨价。公众有期待,形势有变化,当然应该举行听证会,做好解释说明,接受公众监督。
不能让供暖费成为糊涂账,不调价的供暖费也要透明化。这应该成为固定动作,每年收取供暖费之前,都要举行一个听证会,把自身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完整地向社会公开。煤价上涨,供暖费涨价需要理由;煤价下降,供暖费不降何尝不需要理由?供热企业如此,所有公共服务企业都应该这样。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