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5年3月5号)
- ·下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5年3月3号)
半月谈评论(2015年3月4号)
深圳车祸是不该发生的悲剧
深圳车祸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行人、肇事女司机以及管理不善的相关部门,可能都是车祸发生的直接和间接推动者
3月1日15时30分许,深圳宝安机场离港平台转弯处一辆车牌粤BA495Q红色奔驰轿车撞多名行人,致9人死亡(2人在桥上死亡,3人掉落桥下死亡,4人抢救无效死亡),23人受伤。肇事女司机也为此丧命(3月2日《京华时报》)。
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悲剧。从报道中可以得知,事故发生现场是高架桥,按理说本不应有行人出现。但当时在场的众多行人,居然为了观看所谓的飞机起飞场景,而不惜冒着风险在高架桥附近围观。
为了看热闹,就将自身置于可能出现危险的境地之中,这当然是对交通法规的无视。如此盲从心态,往往就是发端于“别人这么做,我也可以这么做”的集体无意识。近年来,屡屡有媒体曝光行人在公共道路上的不文明现象,比如聚齐一群人就集体闯红灯,在滚滚车流中大步向前。行人不畏法律与风险,也就将自身的生命安全保障丢弃在了一旁。
奔驰车何以会撞向行人?报道中肇事司机男朋友称,主要是后面车辆连续鸣笛,导致肇事女司机紧张而发生意外。而作为一个拿了三年驾照的女司机,自身的驾驶技术是否真正达标,是否当初就是在驾校蒙混过关的“马路杀手”,才导致了车辆失控发生事故,也成为众多网友质疑的焦点。尽管事故原因有待于交警部门的调查核实,但上述两大疑似诱因哪怕存在其一,都反证了不少机动车主普遍存在的交通文明意识薄弱、陋习太多等问题。
实际上,从驾校学习到正式上马路,交通文明素质和技能培训体系中存在着太多的漏洞。驾校理论笔试流于应试,个别驾校为了赚快钱而培训学员突击上岗,甚至为此不惜作弊。相比世界上许多国家注重于让机动车学员建立起真正的文明守法意识,以及综合培训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实操能力,我们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则不够严格,以致于初步与国际接轨的全新驾校管理模式一出台,就引来驾校和学员们叫苦连天。
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马路上交通违法现象的泛滥成灾。随意变道、切线占实线、闯红灯、乱鸣笛、晚上开远光灯、猛踩油门和急刹……种种陋习不胜枚举。新司机如此,老司机同样毛病多多,反映在道路上,就是各种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增。细数每年发生的数百万起交通事故,究竟有多少是人祸而非天灾?
不守法的行人与陋习一大堆的机动车驾驶者,共同将马路变成了危险区域。诚然,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善也是重要原因。比如此次发生重大事故的深圳机场高架桥,行人围观飞机起飞现象已非一日,但之前有保安员巡逻、如今却不见踪影,而相关安全网也没能实现全覆盖。但是,如果将所有责任一味推卸到相关部门头上,行人和机动车驾驶者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就可以获得豁免权了吗?如果人人都视交法如无物,再多的执法人力也必然会挂一漏万。
深圳车祸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行人、肇事女司机以及管理不善的相关部门,可能都是车祸发生的直接和间接推动者。而更为可悲的是,这绝非个案而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正应了伏尔泰那句名言: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在事故背后,需要反思的是交通管理体系中的所有参与主体。驾考制度的设计者需要进一步完善驾考中对于守法意识和实际技能的培训,驾校必须对学员培训进行严格把关,行人要将自身的生命安全与日常行为紧密捆绑在一起,不能放任违法陋习害人害己,机动车驾驶者必须时刻铭记自己所操纵的是钢铁机械,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在公共交通安全中,不要将自己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体制和他人,唯独自己是无辜的。公共交通安全不可能搭便车,深圳车祸再次向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