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事业单位时政题库哪里找(事业单位 时政)
- ·下一篇文章:什么是特值法(数学中的特值法是什么)
2021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知识点(政府工作报告时评)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政治知识时政之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近年来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事业单位招考,时政出题的比例越来越大,且时事政治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交织出题,难度越来越大。由于时事政治主要是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常考类型分为三个部分:国家文件如政府工作报告、领导人讲话如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和具体的时事新闻。考生初步学习起来有点摸不着头脑甚至产生了不想看下去的念头,今天,我们就以时事政治中文件考察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来看一下如何学习备考。
我国惯例于每年3月份召开“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但是由于突发新冠疫情影响,会议延迟到五月份召开。李克强总理开篇讲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是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如何降低疫情影响,实现我们的2020年目标呢?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篇幅是较短的,一共一万多字,框架很清晰,回顾一下2019年我国的成就与不足,研判下今年面临的情形,指出我们的指导思想,提出具体举措。考生先理清楚框架之后再去文章里面找知识点进行有效识记是最好的方法,不要上去就一头雾水去背时政新闻。
纵观全文,直接的识记性的考点有如下内容:1.数字类的考查直接进行数字的有效识记即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6.1%。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调查失业率在5.3%以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关键词的有效识记与区分:“放管服”“一带一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果丰硕,具体有哪些会议呢。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的知识点也有很多,如进行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唯物史观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虽然第一季度GDP出现负增长但是是值得的。
如何开展2020年的工作完成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好“六稳”“六保”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力以赴保民生,实现百年奋斗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大部分内容涉及到民生和就业,考生可以综合回顾此部分内容,当然政府工作报告最后会有关于港澳台、民族区域自治、军队等相关内容,考生也要做简单回顾,把一些核心考点进行有效识记,如军队建设要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等。时事政治复习不要盲目,政府工作报告需要纵观全文有整体思路之后根据具体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识记可以提高正确率。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