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类面试题答题思路(哲理类面试真题)
在公考面试中,对哲理类题目对考察一直都稳定的考察。这类题目并不算难,每个人都能从故事中感受一二进行表达,整体作答思路也有些类似于中学作文的思路。但在面试考场这种高压环境下,如何能够快速梳理出答题思路,并且条理清晰得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各位考生能够对这类题目进行充分的学习和练习。今天,中公教育带您走进哲理类题目,教会大家如何作答这类题目。
一、答题思路
1、通过概括故事主线得出题干中所蕴含的道理。
2、论证道理的重要性。
3、结合实际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二、例题展示
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他以独特的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玫瑰图谱》画册。在此后的180多年里,这本画册以多国文字出版了200多个版本,几乎每年都有新版本降临人世,雷杜德笔下的玫瑰已经成为花卉水彩画的巅峰之作,至今无人能及。请结合实际,谈谈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的故事带给你的启示。
三、中公专家解析
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的故事给我的启示是:成功需要专注。
古今中外,大凡有所建树的人做事时都用心专一,用志不分。司马迁呕心沥血,用13年时间专心写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树立起一座后人无法逾越的史学高峰。巴尔扎克一生笔耕不辍,给世人留下了包含91部小说的皇皇巨著——《人间喜剧》,让人叹为观止。袁隆平一生俯首稻田,一门心思搞杂交水稻研究,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当代数学大师陈省身说:“别的都不会,只好做数学。”这句话也道出了成功的秘诀——专注。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幅漫画:有个人用铁锹挖井找水,他这里挖几锹,那里挖几锹,都没有挖到地下水层,虽然费了不少力气,却最终一无所获。这幅漫画和雷杜德的故事向我们阐述了相同的道理:与其朝三暮四、浅尝辄止,不如宁缺毋滥、少而专精,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那口“井”上,专注地努力下去。
人生面临着无数的选择、无数的诱惑,但成功不会藏在那些繁华的泡沫里,也不会躲在灯红酒绿的喧嚣中,与其像小猫钓鱼那样一会儿追蜻蜓,一会儿捉蝴蝶,还不如一生只挖一口井,只要能心无旁骛、天长日久地“挖”下去,终有一天,我们会“挖出”一口清泉汩汩不息的、让世人惊羡不已的、只属于自己的“深井”来。
今天,我选择了我喜欢的职业,做一名公务员。在今后我也会更加专注于我的本职工作,将全部精力、智慧都汇聚于工作中,专心致志,激发出自己的内在动力和热情,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冲破一切阻碍,实现自己的目标。相信我只要认真、专注地做一件事,一定能够有所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中公小结
这类题目在作答时要记住,答案不是唯一的。同样一个故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启示和道理。关键是如何把自己的观点论证论证清楚,论据是否得当和充分,能否从不同角度去论证自己的观点等都是可以赢得考官青睐的。考生在答题此类题目时,要语言运用,深入情境,围绕哲理的中心思想,以情真正达到语言具有说服力,灵活生动。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