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决策规避例子(公务员决策分析)
- ·下一篇文章:我省将招考一批公务员英语(多省启动公务员招录)
申论高分宝典pdf(高分申论答案)
第一章申论答题的基本规律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申论考试也是这样。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能顺利地通过申论考试;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被它抛弃,即便你是天才也不例外。
一、一个基本前提
申论答题必须从给定的材料中,经过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而得出答案的要点。这是最基本的,因为我们的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每年的考试大纲都有这样的话,2009年及以后还会有这句话。例如200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中这样表述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每年申论试卷起首的注意事项也指明了“请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请考生参阅历年真题)再次提醒了考生要根据材料来解答申论试题。
申论出题的方式也明白无误地告诉考生要根据材料来答题:所有的申论考试都是先给出大段的材料供考生阅读,然后才给出问题,并在题目中说明,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来答题。
所以,出题人已经极明白地告诉考生“根据材料解答问题”这个最基本的申论答题原则了!我在讲座和讲课时,感觉到现在它已经逐渐为大多数考生所认同,只有少数考生还执迷不悟,或者在实际行动中按照其他标准来解答申论试题了。因此,我在阅卷现场还是看到有不少考生不按材料来答题。这是导致考生成绩特差的头号杀手!很多有才华的考生就是因为此点而“出师未捷”。因为犯方向性的错误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有的考生根据自己背诵的国家文件来答题;有的考生根据报刊上的观点来答题;有的考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答题;有的考生根据自己背诵的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对所有考题都可以同样回答的答题模板来答题;还有的纯粹根据自己的感情喜好来答题,这些都会导致跑题。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时候,中央党校有一位女博士,申论只考了45分,她向我咨询,评卷标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她那么优秀的答卷,却只能得45分呢?我问她何以见得她的答卷就是优秀的答卷呢?她说,当年的国家一号文件就是讲“三农”问题的,而这一年的考题也正是考农村农民问题的,因此她根据自己对国家政策的良好理解而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地答完了试卷。我要她把答案默写出来,我看过以后,感觉确实是有很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她的答卷也确实只能得45分,因为我们设计的题目,当然不会和国家的时政方针、理论政策相冲突,但是国家的理论政策是针对宏观的全国情况的,而我们的材料是选取一些具体的案例,有它自己的特殊点,因此完全按照国家理论来答题,必然疏忽了材料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因此不可能得高分。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答题倾向,因为考生在考前总是会学习很多时事政治,上了考场就过度使用。学习时事政治对申论考试是有帮助的,但时事政治绝对不是答题的标准来源。时事政治材料是来帮助考生理解材料、表达材料的,而绝不能取代材料。
还有的根据新闻舆论来答题。申论每年都会根据时政热点问题来出题,这些时政热点在报刊上会有相当的报道,有些考生作了有心人,把这些文章背下来,上了考场就按这些文章的观点来答题。但报刊上的文章的采写角度怎么可能会和申论考题完全一致呢?不按考试材料却按新闻舆论来答题,必然导致答题偏差。我们不反对多了解时政背景知识,多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但是,它们绝对不是现成的答案!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时候,我在广东遇到一位报社的记者,他的申论成绩只有37分,他也非常怀疑我们阅卷的时候在草菅人命。我问他,怎么能说我们阅卷在草菅人命呢?他说这一年考突发公共事件问题,而他作为一名报社记者,自己采写和阅读了不少关于突发事件的新闻文章,所以上到考场,看到考试竟然是他熟悉的突发事件问题时,感到非常高兴,以至于材料都不去仔细读完,就根据自己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轻松写完了答卷。结果只有37分。难道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理解都是错误的吗?不是,仅仅是因为新闻媒体所报道的那些事情,一定和我们材料所选取的具体案例有很大的不同。
[1][2][3][4][5][6][7][8][9][10] ... 下一页 >>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