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 > 公考真题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作文(安徽事业单位作文真题)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5 14:26:41

    从2011年到2013年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综合写作部分一直保持一道题,2011年和2012年都是40分的话题作文;2013年分值略有减少,为30分。这类题型一般都是通过一个小的寓言或哲理故事,要求考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如2012年的题目:两只蚂蚁要翻过一堵墙到另一边去寻找食物,这堵墙宽两米,但高却有十米多。一只蚂蚁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次爬了一大半的时候总是摔了下来的,但是它每次摔下来后它都迅速调整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这段墙。它认为虽然有点迂回曲折,但是能够避开一时难以克服和清除的障碍,更快更轻松地追求目标。于是,没多久,这只蚂蚁就绕过了这段墙来到了食物前面,开始享用起来。而那只攀爬的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正确、中心突出、结构合理、论述深刻。

    对于这类题目,首先要了解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问题或道理,只要能够围绕故事所反映的问题展开就能保证不跑题,不偏题。这也是对考生分析、理解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是以上面的题目为例,通过两只蚂蚁翻墙觅食,各自采取的方式不一致最后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1、出现问题要审时度势,分清楚当前情况的利弊,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执行,即便可能慢一些,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2、面对困难时要想办法,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迂回的办法来避免和克服一些障碍。可能每个人得出的启示不太一样,但是这类题目相对灵活的一点就是可以自选角度,只要所得观点与所给故事相关,并且能够做到自圆其说就可以,但是一定要保证观点明确。明确观点以后就要找合适的论据来进行论证,论据一般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主要通过讲道理来进行论证,而事实论据多是自己平时的积累,找到与所给事例类似的论据来说明问题。在论证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正反论证,一方面说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说不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害处。

    总之,要想写好这类文章,要争取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有力。而要想把这些做好,还是要在掌握基本思路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积累和练习,通过平时的厚积来达到考试中的薄发。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