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谈谈养懒汉这一概念的含义申论(养懒汉这一概念的理解)
- ·下一篇文章:计算机考普通话(计算机专业普通话要求)
申论答题布局(申论怎么整合要点)
在公务员考试中,一篇好的申论文章是需要谋篇布局的,那么谋篇布局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文章内容上的结构安排,再直接一些就是每一段写什么内容来表达作者观点。为什么谋篇布局这么重要,正如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曾说:“正如‘结构’二字的字面含义同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材料多么优良,不管你的目的多么高尚,如果盖的不好,摇摇晃晃,结果是毫无用场的。”写文章就如同盖房子,结构不好房子不稳,结构不良文章散乱。
那么考生心中最大的疑惑出现了,既然结构这么重要,那么有哪些常见的结构可以在考场上应用呢?一般而言,申论考试文章的结构一定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构的。也就是说文章开头亮明观点,中间分析论述自己观点,第三部分写对策做法,而而很多考生在原来写文章时候缺少分析论述,表现为:第一段亮明观点;第二、三、四段提对策;第五段结尾。这种文章写法是不可取的,考生复习备考,考场写作时候要及时避免。
对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种文章结构大家要重点练习,根据文章写作侧重点不同,可以细分成两种,分别是对策型和分析型的文章。那么什么是对策型文章?什么是分析型文章?这个主要指的是文章主体部分是谈对策那么就是对策型文章,文章主体部分是分析就是分析型文章。例如2013年考试:“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写“文化遗产保护”,那么如:
P1:开头,亮明观点,要保护文化遗产。
P2:讲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存在问题。
P3:要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全民保护。
P4:要保护文化遗产需要科学保护。
P5:结尾收束全文。
这种结构就是对策型文章,用两大段重点提对策。
再如:
P1:开头,亮明观点,要保护文化遗产。
P2:讲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P3:讲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保留着都市人的现代记忆。
P4:讲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化遗产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P5:结尾收束全文,提对策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而这种类型的文章就是分析型的文章,主体由三大段在谈分析重要性。
当然,同学们写文章结构不要被以上两个自己局限住思维,在写的时候我还可以写的更加灵活一些,例如:
P1:开头,用排比句陈述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问题,注意简单陈述,不要字数太多。
P2:亮明观点,简单一句话分析为什么出现文化遗产保护不力问题。用设问引出观点:要保护文化遗产。
P3:用正反例子对比的形式,呈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P4:讲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的三个层面:文化遗产是世界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文化遗产保留着都市人的现代记忆;文化遗产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P5:提对策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P6:结尾收束全文。
总而言之,申论文章的结构大家平时练习的时候,可以就一篇文章多练习几个结构作为积累,这样写文章才会有撑杆跳轻松跃起的感觉。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