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打造美丽中国的关键(努力打造美丽中国)
- ·下一篇文章:北大教授讲大学(北大教授讲《大学》)
整顿浮夸风(纠正浮夸风)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阅读本文对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能力培养和申论热点把握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
【背景链接】
近期“跪求体”“哭晕体”“吓尿体”等浮夸自大文风频现,消解媒体公信力,污染舆论生态,扭曲国民心态,不利于成风化人、凝聚人心、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内部水平却了无新意,令人堪忧。比如,有的一味夸大、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任意拔高、贻人口实,鼓吹《别怕,中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一厢情愿、照单全收,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综合分析】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文风的重要性]
“文变染乎世情”。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一扫文坛骄淫浮荡、柔靡轻艳之风的积弊;宋仁宗“以直言召人”,将宋朝带入了“文德之治”的鼎盛时期;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将整顿文风摆到了极其突出的地位,为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极大地凝聚了共识和力量。
文风清方得世风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愈是承平日久,愈要警惕形式主义、华而不实文风的死灰复燃,与社会上的奢靡浮华之风相互交织。如今,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了浩如烟海的信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也容易导致思想浅薄、判断力下降,恰恰需要媒体工作者持中守正、推陈出新,追求简单质朴的叙述风格,以匠心独运的策划设计和生动精彩的真实细节,提高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影响力。
[危害影响]
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往往是冠以哗众取宠的标题,吸引不明真相的读者点击。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但通读全文,才发现不过是一些以偏概全的素材剪切,哗众取宠的自吹自擂,乃至子虚乌有的胡编乱造。其目的无非在于强蹭热点、硬造噱头,刺激和挑动民众的极端情绪,为实现流量变现的营销目的服务。这样做无疑是抛弃了一个媒体追求真实的基本原则,忽视了媒体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的责任与担当。这不仅会误导公众认知、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念,更会消解媒体公信力,动摇自身存在的根基。
用浮夸文风讲荒诞故事,反过来会自食其果。全球一体化时代,信息传播也早已全球化了。这边写下《中国放的这句狠话,美国再听不懂就要出大事了》,那边就引来人们警惕,实际上是可笑的无稽之谈;这边推送《别怕,中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那边就有了无数猜想,事实却是断章取义、妄下结论。显然,这不是“中国威胁”,而是“威胁中国”了,国际传播、形象传播在不经意间被“抹黑”了、“异化”了。
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的后果,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文如其人。题党、炒作派、浮夸风,体现的是一些人不正确的认知和浮夸的作风,体现的是一些人只为个人利益不顾公共环境与公共利益的自私。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失去的却是自己心中对文字与文章的敬重,失去的却是对自己人生价值与追求的敬重,失去的却是自己对为人尺度与底线的坚守。
【参考对策】
好文章,贵在简。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一些自媒体从业人员,将写作这件很“简单”的事,人为地复杂化了。一些标题党,作标题一惊一乍、摆事实似是而非,千里万里,云遮雾障,使读者不知所云,也就谈不上传播价值,影响了清爽的舆论生态。
讲述一件,单刀直入,清清爽爽,明明白白,表达清楚即可,明确就可以了。
好文章,贵在新。“像我者死,似我者生。”信息快餐时代,很多文章往往是照搬照抄、人云亦云,缺乏新意。往往一个流行词过来,大家一起用,仿佛不用这个词,就跟不上潮流一样。这种跟风式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也影响了读者的审美,使事实与真相越来越远。文章新,新在变化的事物上,每天的新人新事,只要肯接地气,文章就一定能出新意。
好文章,贵在实。文章要“言之有物”,切忌假大空。一条假新闻,往往容易误导公众,丧失新闻传播的意义。最好听的话,是真话,最好看的新闻,是真事。好文章,不在辞藻,而在于内容。实实在在的内容,直面问题,正视差距,不文过饰非,不掩盖问题,既讲成绩,也讲问题,甚至以问题为导向,这样的文章,才有风骨,才有理性,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一篇好文章,一定要让人产生共鸣,而这种共鸣,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心灵,能打动人心的文章,不在语言动听,而在事实动人,最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心血化出来的,而是用汗水凝出来的
相关文章:
第1篇 二战后国际格局如何演变(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 作者:admin
一、考情介绍美国和苏联曾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战争胜利后却又成为势均力敌的仇者,双方都妄图成为世界的霸主,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激烈的争夺,形成各自为首的两大阵营,搭建起两极争霸的格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常见知识点,着重考查美苏争霸的背景、“冷战”形成与对抗的表现、美苏争霸的态势等内容。题型多以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以
第2篇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面试前必做三件事是什么(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面试前必做三件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们正在积极备考,主要旨在告知面试中考生备考时必需做的三件事。以帮助大家有效的备考。利用身边资源组建面试模拟考试:要想面试取胜,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真诚大方的应对态度、中肯灵活的回答是缺一不可的。这些方面也可以通过平时替代的方式
第3篇 2020年两会时事政治题库(2020两会时政考点整理) 作者:admin
1.(单选)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回顾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时指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________。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调查失业率在________以下。A.6.1%3.5%B.6.1%5.3%C.6.2%3.5%D.6.2%5.3%2.(单选)20
第4篇 刑法中的假释是什么意思(刑法中的假释)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有效备考,顺利通过笔试,一举成功!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附条件,是指被假释的犯罪人,如果遵守一定条件,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如果没有遵守一定条件,就收监执行原判
第5篇 什么是举止礼仪的基本要求(什么叫举止礼仪) 作者:admin
俗话说的好“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事情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对于通过笔试的学员来说,无疑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公务员的大门,另一只脚能否跟着迈入。关键就看面试了。很多同学都认为在公务员面试过程当中,面试回答的内容是被录取的关键。内容固然很重要,在此公考资讯网告诉广大各位考生,除了内容以外。举止仪表也是成为我们面试考核的关键因素之一。举止仪表为什么是关键?在实际的面试过程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