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 > 面试

    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申论(以传统文化为话题的申论作文)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8 08:54:00

    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申论考试常考主题“五位一体”的重要考点。如:2014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中以“守望,是每个人的责任”为题,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议论文;2018某省公务员考试考察“‘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去’的文化是历史”,请从这句话引发思考,写一篇文章。在对于传统文化的考察来说也是如此,常常以抽象的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予以切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品味申论中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加对申论的理解。

    一、考察示例

    2016国考副省级:“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7国考副省级:参考给定资料,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2017国考地市级: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5”结尾划线句子“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8国考地市级:给定资料6中提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观点。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谈‘有’与‘无’”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运用情况

    2016国考考察的中心议题是“学礼以立”。表述源自于《论语》。结合到当下申论话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礼”对于公民个人立身行事,对于领导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对于国家形象的树立的重要性。

    2017国考申论考察的主题或者题目是“以水为师”。学习水的智、学习水的仁,源自于《论语》;学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源自于《道德经》、结合当下的申论主要考查可延伸到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缩小贫富差距彰显水的包容适度即“仁”;也可以延伸到大国外交中的彼此尊重、包容走不同的发展道路即“仁”;还可以延伸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保持简单的“智”,更可以延伸到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变革改革创新的多变的“智”。

    2018国考申论考察的题目“试谈‘有’与‘无’”。源自于《道德经》考查的是在城市治理中要明白“有”与“无”之间的辩证“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城市治理既要重视有用之用去“造景”,也要注重无用之用去“留人”营造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从以上对写作的考察中我们不难感悟到,近些年申论写作的考察方向都是用从抽象的传统文化去吸取哲学道理和思想,并以此来指导现实中政府对各方面的社会治理工作。

    三、知识拓展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流派众多,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儒、释、道”三家:

    儒家强调入世,以儒治世、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知行合一。对于当前国家治理理念要以德治国、强化作风建设、坚持积极进取、坚持以人为本等都能够提供启发。

    道家强调尊重规律、辩证统一以及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天人合一。对于当前国家治理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大道至简实施简政放权等理念能够提供参考借鉴。

    而释家文化由于更加强调出世、轮回,所以申论考察几率不大。

    此外,法家思想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与法;墨家思想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都是与当前国家治理理念相符合的,都能给政府治理者提供治理方略。

    四、备考指导

    考生在对备考申论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的是不能仅仅是去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从传统文化的某一个点作为切入点来联系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某一个角度去展开,拓展之间的思维,在申论考场上遇见类似话题或者表述能够迅速理解材料和命题人意图并获得高分。

    例:《道德经》:夫唯不盈,故能避而新成。

    理解含义:

    正因为永远没有圆满,所以永远充满生机,在旧的破灭之中不断获得新生。

    联系申论:

    1.政府治理民生治理中不要想搞绝对意义上的平均主义,不能陷入高福利陷阱,要允许差距的存在,有了差距人们就会有改变自身处境而前进的动力,全社会都如此就能促进社会整体进步。

    2.政府在对待社会管理中、对待企业创新不能把管的过死、管的过严,要留给民主和企业能够自由成长、自由创新的空间,如此方能激发新思想、开发新技术。

    3.政府、企业或个人面对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也不能产生骄傲沾沾自喜的心态,要明白永远都存在差距,要保持危机意识,如此才能不断的去变革,去寻找发展的新方向,而不被时代所抛弃。

      相关文章:


      第1篇    二战后国际格局如何演变(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    作者:admin

       一、考情介绍美国和苏联曾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战争胜利后却又成为势均力敌的仇者,双方都妄图成为世界的霸主,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激烈的争夺,形成各自为首的两大阵营,搭建起两极争霸的格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常见知识点,着重考查美苏争霸的背景、“冷战”形成与对抗的表现、美苏争霸的态势等内容。题型多以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以


      第2篇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面试前必做三件事是什么(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面试前必做三件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们正在积极备考,主要旨在告知面试中考生备考时必需做的三件事。以帮助大家有效的备考。利用身边资源组建面试模拟考试:要想面试取胜,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真诚大方的应对态度、中肯灵活的回答是缺一不可的。这些方面也可以通过平时替代的方式


      第3篇    2020年两会时事政治题库(2020两会时政考点整理)    作者:admin

       1.(单选)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回顾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时指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________。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调查失业率在________以下。A.6.1%3.5%B.6.1%5.3%C.6.2%3.5%D.6.2%5.3%2.(单选)20


      第4篇    刑法中的假释是什么意思(刑法中的假释)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有效备考,顺利通过笔试,一举成功!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附条件,是指被假释的犯罪人,如果遵守一定条件,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如果没有遵守一定条件,就收监执行原判


      第5篇    什么是举止礼仪的基本要求(什么叫举止礼仪)    作者:admin

       俗话说的好“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事情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对于通过笔试的学员来说,无疑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公务员的大门,另一只脚能否跟着迈入。关键就看面试了。很多同学都认为在公务员面试过程当中,面试回答的内容是被录取的关键。内容固然很重要,在此公考资讯网告诉广大各位考生,除了内容以外。举止仪表也是成为我们面试考核的关键因素之一。举止仪表为什么是关键?在实际的面试过程中,由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