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发展观和最近发展区详解的区别(建构主义发展观和最近发展区详解一样吗)
建构主义发展观和最近发展区这类题目在历年教师考试真题里也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也经常在这个题目中摔跤绊跟头,所以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建构主义发展观和最近发展区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于未然:
建构主义发展观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认知,认识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外部世界并积累经验,其次是建构的含义,简单说建构就是通过认知把经验组成一定的心理结构,知识和经验都是一点点的积累和构成的。
那我们人是怎样认识外部世界的呢? 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只会一些简单性的遗传性的动作比如眨眼,吞咽等,等到大一点了就会运用四肢去抓去爬,探索外部的世界。在这个抓和爬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小孩眼前放一个气球,小孩被吸引了,然后就想拿到,于是就张牙舞爪的试图去碰到,当碰到的时候他就习得了抓的经验,下次当再有一个吸引他的东西放跟前,它就学会要用手去抓。
当然我们要长大成人除了要生存还要发展,单是学习这些图示是往往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更复杂的知识和经验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一切在皮亚杰看来就是适应。
那么皮亚杰认为适应还是可以细分为同化和顺应的,所谓的同化是什么呢? 所谓同化就是当出现一个新刺激的时候,把这种新刺激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比如小明家里养了一只狼狗,有一天他逛公园看到了其他类型的跟狼狗长得很像的狗,比如博美,它就会把博美的这些信息纳入到已有的对狗的理解中去,以后遇到了跟狼狗相似的狗,他还会不断的完善对狗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同化。那么顺应是什么呢? 他跟顺应的不同在于要改变了认知结构,小明到动物园看到了狮子和老虎,他就不能再把这种图示纳入到对狗的认知结构中,而是调整自己原有对狗的图示来适应这些新的信息。
皮亚杰认为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刺激时就是平衡,反之就是不平衡。当不平衡出现的时候就需要同化和顺应来帮忙。我们人就是在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实现了自己的认知发展。
基于以上的理论,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是要经过4个阶段的,这4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呢,以及划分的依据又是什么? 我们看一看:
0-2岁的时候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是基于动作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比如把一个玩具放到桌子上小孩够不到只能踮起脚扯桌布,最终拿到了,早期只能通过手的抓取,以及简单的肢体动作与外界交流,他们的经验也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
9-12个月的时候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举个例子 这个时候你把一个玩具放到小孩跟前,然后拿一个布盖上,小孩会过去把那个布拿开,把玩具拿出来,它不认为看不到就表示玩具消失了。
到了2-7岁的时候 叫做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孩会表现出泛灵论,比如走路的时候偶尔踩到了一颗小草,小孩会很难过然后会说小草哭了。会把一切事物都赋予人性。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摆脱自己的主观感受的束缚,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他人,认为我认为的世界是怎样的,这个世界就是怎样的。比如儿童认为只要他不走,月亮也不走了。认为只要他闭上眼睛世界都是黑的,睁开眼睛世界就亮了。还有著名的实验。
思维的不可逆性:只能从一个方向去思考问题,比如小明的哥哥叫大明,你问他大明的弟弟是谁,他就不知道了。
没有守恒概念
著名的一个实验就是两个容量一样的烧杯,倒入形状大小一样的烧杯,小孩知道是等量的,然后把其中的一个杯子的液体倒入和它容量相等的,但是杯子形状较高的里面,小孩认为后者的液体较多。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比如进行数学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借助具体的事物,10+10等于几要这么算,10个苹果加上10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
思维具有可逆性:这是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两种水平,一种叫现有的水平,一种是即将达到的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区域就叫做最近发展区,这个儿童独立完成任务所表现出的水平和在同伴或者大人的帮助下能够完成任务达到是水平之间的差异区间。比如小明玩拼图游戏看到很多碎片不知道从哪下手,爸爸在一旁指导他说试一试从角落那个三角形入手,当小明又做不下去的时候爸爸又把几个可能正确的图形放到小明跟前引起他的注意。然后小明就逐渐掌握了拼图的技巧能够独立的完成拼图任务了,这个过程就是爸爸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小明得到发展的过程。
所以对于老师和教学活动而言,因为存在最近发展区所以要分清楚学生有两个发展水平,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潜在的,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要创造最近发展区,具体就是要在教学中设置一些基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但是难度高于现有的,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任务。也就是教学要走到发展的前面。
相关文章:
第1篇 二战后国际格局如何演变(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 作者:admin
一、考情介绍美国和苏联曾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战争胜利后却又成为势均力敌的仇者,双方都妄图成为世界的霸主,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激烈的争夺,形成各自为首的两大阵营,搭建起两极争霸的格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常见知识点,着重考查美苏争霸的背景、“冷战”形成与对抗的表现、美苏争霸的态势等内容。题型多以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以
第2篇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面试前必做三件事是什么(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面试前必做三件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们正在积极备考,主要旨在告知面试中考生备考时必需做的三件事。以帮助大家有效的备考。利用身边资源组建面试模拟考试:要想面试取胜,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真诚大方的应对态度、中肯灵活的回答是缺一不可的。这些方面也可以通过平时替代的方式
第3篇 2020年两会时事政治题库(2020两会时政考点整理) 作者:admin
1.(单选)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回顾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时指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________。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调查失业率在________以下。A.6.1%3.5%B.6.1%5.3%C.6.2%3.5%D.6.2%5.3%2.(单选)20
第4篇 刑法中的假释是什么意思(刑法中的假释)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有效备考,顺利通过笔试,一举成功!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附条件,是指被假释的犯罪人,如果遵守一定条件,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如果没有遵守一定条件,就收监执行原判
第5篇 什么是举止礼仪的基本要求(什么叫举止礼仪) 作者:admin
俗话说的好“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事情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对于通过笔试的学员来说,无疑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公务员的大门,另一只脚能否跟着迈入。关键就看面试了。很多同学都认为在公务员面试过程当中,面试回答的内容是被录取的关键。内容固然很重要,在此公考资讯网告诉广大各位考生,除了内容以外。举止仪表也是成为我们面试考核的关键因素之一。举止仪表为什么是关键?在实际的面试过程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