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 > 面试

    申论作文高分(申论作文四类评分标准)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5 16:31:30

    2017年各省公务员考试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考生在准备申论写作时会不会让你觉得自己总是词穷?正在焦头烂额备考的小伙伴,福利来了!本文,公务员考试网告诉考生们:衡量申论文章有四个基本标准: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申论作文有这四大亮点,高分不在话下。

    一:言之有“理”

    言之有理,指的是文章的观点和说理要与资料基本保持一致,而且说理要正确,分析要深刻,必须要体现考生的思想性。

    切题。申论文章一般会明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资料来进行写作,所以,公务员考试网认为,文章的立论、主要观点必须要依据资料,要与给定资料的主流观点保持一致。否则,就偏离了命题人的意图,导致得分较低。比如,关于我们经济发展中的粮食和产业结构问题的,文章要求是:“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很多考生得分低主要是因为输在“理”上了,提出解决粮食问题,可通过提高价格来实现,这部分考生没要吃透给定资料,“给定资料1”中明确提出了胡锦涛关于粮食问题的观点:“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正确。申论文章的观点必须是正确的,这个正确指的是观点必须符合伦理道德、政策法规、基本常识。否则就会出现致命的失误。比如,关于随迁子女和农村教育问题的,文章的要求是:“有位知识分子说……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在“给定资料1”中,国家明确提出了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要依靠“两为主”政策,即以流入地政府与公办学校为主。考生如果在分析随迁子女教育对策时,重点谈私立学校,这就违背了“两为主”政策,犯了方向性问题,导致失分严重。

    深刻。申论文章的观点必须要深刻,有思想性,分析问题要深刻,而不能泛泛而谈,否则就会出现模版化,没有亮点,缺乏新意。这样的文章难以得高分。比如,申论是关于人口问题的,文章要求是:“结合‘给定材料’,以‘家底’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家底”一词仅在“给定资料4”中出现过一次,其在给定资料中的含义指的是与人口相关信息,比如是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等。如果考生仅仅从如何摸清家底这个角度来写,重点是提出调查人口的手段和方法,这就写成了对策型的文章,很显然缺乏思想性,理论深度不够。比如,有部分考生是按照“摸清人口结构-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质量-对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经济的意义”的思路来写,那么分析就有深度了,体现了思想性。

    二:言之有“序”

    言之有序,指的是文章论证要有合理的逻辑顺序,分论点的逻辑是序的集中体现。分论点逻辑有并列示、递进式、正反式等。

    并列式。分论点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分论点没有明显的先后次序。这种逻辑只是将分论点罗列论述,不苛求次序。

    比如,关于“农超对接”的主题,在谈到如何稳步推进农超对接工作,考生可以确立“农超对接 意在‘双赢’”为论点,分论点可以从以下几个并列的角度来论证:农超对接,是农民和商家的“双赢”;农超对接,是农业和工业的“双赢”;农超对接,是农村和城市的“双赢”。

    再比如,在谈创社区服务问题时,有个考生确立“创新社区服务模式”为中心论点,其分论点分别从理念、方式、机制三个方面来谈如何创新:创新服务理念,转“管理”为“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创新服务机制,改“单线”为“阵距”。

    递进式。分论点是按照由小到大、由远至近、时空变化顺序等逻辑来进行论证的。这种逻辑安排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比如,关于“农超对接”的主题,在谈到如何对农产品质量,某考生以“完善机制 打造绿色农超”为中心论点,这样安排了分论点:加强农产品供货监管;完善农产品运输储存;强化农产品的质检。考生分别从来源头、过程、终端三个环节来“完善机制”,以实现“打造绿色农超”的目的,分论点层层推进,逻辑清晰。

    再比如,针对党员干部作风问题,考生以“为干部队伍添加防腐杀毒软件”为中心论点,分论点分别是:“设防火墙”,使病毒难以进入;“勤打补丁”,使制度不留漏洞;“及时升级”,使制度与时俱进;“时时在线”,使制度威慑常在。该分论点逻辑是典型的递进式,从设置防火墙到打补丁、升级、时时在线,形象、清晰的介绍了这款“防腐杀毒软件”。

    正反式。分论点分别从正反或者相对的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证。这种逻辑安排体现了“辩证”原则。

    比如,关于“农超对接”的主题,某考生以“农超对接需要‘农'’超‘合力”为中心论点。分论点分别从农产品生产和超市销售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方面,农民要规范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另一方面,超市商家要做好运输、储存和定价。考试分别从农民和超市两个相对对立的角度来谈如何做好农超对接工作,逻辑清晰。

    再比如,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某考生以“疏”、“堵”结合净化网络环境为中心论点,分论点是:疏,疏通绿色网络通道,引导群众文明上网;堵,堵截黑色网络端口,监管网络运营行为。该分论点是分别从“疏通”和“堵截”两个角度来净化网络环境,采用了正反式的逻辑,文章脉络清晰。

    三: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指的是文章的论据,若要论证观点,有力的论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也是申论文章重要的增分点。申论常用的论据有经典名言、具体事例、真实数据等等。

    名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用具有说服力的经典名言,可以增加论证的力度。比如,在谈到我国的养老问题,考生这样来论述:“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在物质上,养老会遇到困难;而'4+2+1’的家庭结构又给养老在精神上带来了难题。所以,未来的养老问题,我们必须要举全社会之力,要实现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正如孟子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该论证运用了孟子的一句经典名言,点明主题,论证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事例。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来说明问题,论证观点,增加说服力。比如,在谈到导社会公德的主题时,某考生的文章开头:“继药家鑫事件之后又出现‘女药家鑫’事件,两岁的小悦悦被车碾压时,18个路人无动于衷,河北男子被车撞倒后,42辆车经过无一车救援……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惨剧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心灵在阵痛之余必然要思考:社会公德正义似乎已经离我们很远了吗?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弘扬社会正气,提倡生命正义的行为永不过时。”这个开头,是以事实为论据来阐述目前社会公德存在问题。以事实为依据,再加以理论分析,最后引出观点,理实结合,极具说服力。

    数据。数据能够具体反映客观现实,是最直接的论据,是增加论证力度的重要方法。比如,在谈城镇化问题时,考生这样论述伪城镇化原因:“世界各国城镇化的进程各不相同,从20%到40%的城镇化率,英国经历了120年,法国是100年,德国是80年,美国是40年,日本是30年,而我国仅仅用了22年。20余年快速城镇化过程,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些地方的‘伪城镇化’现象较为严重。”该考生列举了世界各国城镇化的时间,与我国城镇化速度进行对比。很有力的说明了,我们城镇化速度太快了,这是‘伪城镇化’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四:言之有“情”

    言之有情,指的是文章要渗透考生的情感,表达考生对社会问题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对未来蓝图的憧憬的思想感情。情感能够增强感染力,征服阅卷考官,这是重要的增分点。

    比如,针对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考生这样安排开头:“农民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洒下辛勤的汗水,为了生计奔波在城乡之间;随迁子女为自己的未来而感到迷茫,为了成长而在求学和辍学之间徘徊。在倡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在主张公平正义、关注弱势群体的当下,面对农民工的期许,面对随迁子女的憧憬我们社会要有所担当。”开篇用农民工的辛勤的付出与他们子女的无学可上来进行对比,烘托出了这种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考生关注社会公平问题,担忧孩子前途命运的感情跃然纸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再比如,如何解决残疾人的生存问题,考生这样来论述:“‘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这句话道出了公平正义的力量。对于残疾人来说,跟健全人相比,他们生活困难,生存难度大,社会必须要主动接纳他们,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温暖的阳光,这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担当,这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考生心系残疾人这个群体,关心他们生存和发展,同时流露出考生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对他们未来的憧憬。

    这四个标准是我们日常写文章、讲话的重要标准。考生在平时训练时就要按照这四个标准来写作,另外多加练习,相信在2017年各省公务员笔试中能够征服阅卷考官,圆成“公”之梦!

      相关文章:


      第1篇    二战后国际格局如何演变(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    作者:admin

       一、考情介绍美国和苏联曾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战争胜利后却又成为势均力敌的仇者,双方都妄图成为世界的霸主,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激烈的争夺,形成各自为首的两大阵营,搭建起两极争霸的格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常见知识点,着重考查美苏争霸的背景、“冷战”形成与对抗的表现、美苏争霸的态势等内容。题型多以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以


      第2篇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面试前必做三件事是什么(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面试前必做三件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们正在积极备考,主要旨在告知面试中考生备考时必需做的三件事。以帮助大家有效的备考。利用身边资源组建面试模拟考试:要想面试取胜,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真诚大方的应对态度、中肯灵活的回答是缺一不可的。这些方面也可以通过平时替代的方式


      第3篇    2020年两会时事政治题库(2020两会时政考点整理)    作者:admin

       1.(单选)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回顾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时指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________。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调查失业率在________以下。A.6.1%3.5%B.6.1%5.3%C.6.2%3.5%D.6.2%5.3%2.(单选)20


      第4篇    刑法中的假释是什么意思(刑法中的假释)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有效备考,顺利通过笔试,一举成功!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附条件,是指被假释的犯罪人,如果遵守一定条件,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如果没有遵守一定条件,就收监执行原判


      第5篇    什么是举止礼仪的基本要求(什么叫举止礼仪)    作者:admin

       俗话说的好“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事情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对于通过笔试的学员来说,无疑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公务员的大门,另一只脚能否跟着迈入。关键就看面试了。很多同学都认为在公务员面试过程当中,面试回答的内容是被录取的关键。内容固然很重要,在此公考资讯网告诉广大各位考生,除了内容以外。举止仪表也是成为我们面试考核的关键因素之一。举止仪表为什么是关键?在实际的面试过程中,由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