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平均数变化率计算公式(平均数变化量公式行测)
- ·下一篇文章:复旦大学校长发言(复旦大学校长说的话)
积极关注民生(关注民生的问题包括哪些)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重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利益保护矛盾尤为突出,它是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表现。在这种形势下积极探索正确处理利益矛盾的途径,妥善处理各个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关注民生利益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和主要工作,同时也是2007地方公考申论命题基点。
一、民生利益的主要内容
民生利益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来源:www.newdu.com
(一)、从主体层次上,包括国家利益(国防、国家政治安全、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管理秩序、经济管理秩序等)、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环境资源保护-----环境污染、水土耕地、草原植被、野生动物、资源能源节约等)、个人利益;
(二)、从个体需求上,包括精神利益(诚信程度、职业道德、文明程度、思想境界、心理健康、心理安全等)、物质利益(衣、食、住、行等);从内容上,包括人的生命(生存安全、工作安全、活动安全等)、健康(食品健康、药品安全、环境污染、职业病、医疗保险等),权利(教育发展权、人格尊严权、知情参与权、平等交易权、司法救济权、选举决策权、劳动生存权等);
(三)、从保护程度上,包括社会弱式群体(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受灾人员及地区、农民工、无保人员、妇女、儿童、高龄老人等)、失地农民(城中村改造失去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教育、医疗、保险等。
二、申论考试为什么要关注民生利益来源:www.newdu.com
申论考试是对准公务员观察问题、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述问题综合能力测试。
在利益保护主体中国家是主导力量,国家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手段来保护不同利益,公务员是国家利益保护职能主要的执行力量,因此,申论考试就是通过围绕利益保护存在的缺陷,给定一个或多个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来考察准公务员观察问题、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述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和人民选拔优秀的利益保护者。
三、利益保护在历届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中的体现
纵观国家公务员八年的命题规律,考试内容都是围绕利益保护问题。2000年因噪音污染而导致纠纷的问题是围绕噪音污染对人的生命健康、生存环境命题的;2001年关于“PPA在全球引起的风波” 问题是围绕药品安全、用药心理安全命题的;2002年关于“网络安全”的问题是围绕社会管理秩序、人格尊严权命题的;2003年“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 是围绕工作安全、社会管理秩序、经济管理秩序命题的;2004年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是围绕社会管理秩序、经济管理秩序、公共秩序命题的;2005年我国的农业问题是围绕农民利益保护命题的;2006年“公共安全应急机制” 问题围绕社会安全利益保护命题的;2007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围绕资源保护、失地农民利益保护命题的。
四、利益保护在2007地方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中的体现
民生利益保护在2007地方申论考试命题中的体现主要归纳为三点:理论热点、改革难点、社会焦点。
理论热点是指导党和国家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热点以利益保护为出发点,同时又为利益保护提供方向。2006年理论热点主要有:“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这些理论不会直接考,但是包含的具体内容是必考的,另外重大理论是分析、解决问题、论述问题的工具。
改革难点是指党和政府需要逐步解决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改革难点与广大群众的利益有密切的关系,改革的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广大群众利益的实现。2006年改革难点有: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就业等。
社会焦点是指一个时期(阶段)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应引起党和政府重视和解决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当利益保护存在的缺陷或造成损失时,就会引起关注。2006年发生的社会焦点比较多,主要有:八荣八耻〈义利、诚信、公共秩序、职业道德〉;环境污染(松花江水质污染)、商业贿赂(医疗“红包”、采购回扣);社保基金安全(上海社保基金案)、文化体制改革、个人所得税调整;教育改革(教育乱收费、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免收学杂费);医疗改革(医疗乱收费、药价虚高、医疗保险、社区医疗服务);房价(济适用房、廉租房)控制;能源(石油价格调控、能源危机、能源节约);药品安全(“哈二”假药案、“欣弗”事件);校园安全;重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矿难);人文奥运;文化遗产保护(端午节被韩国注册、无极事件)、问责制(国家环保局局长辞职、河南省副省长、郑州市委书记问责等)、公共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政府公信力(牙防组织案、“3"15”信得过产品、宝马彩票案)、重走长征路、《2006感动中国》、食品安全(上海瘦肉精事件、河北保定“红心鸭蛋)等。
相关文章:
第1篇 二战后国际格局如何演变(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 作者:admin
一、考情介绍美国和苏联曾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战争胜利后却又成为势均力敌的仇者,双方都妄图成为世界的霸主,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激烈的争夺,形成各自为首的两大阵营,搭建起两极争霸的格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常见知识点,着重考查美苏争霸的背景、“冷战”形成与对抗的表现、美苏争霸的态势等内容。题型多以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以
第2篇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面试前必做三件事是什么(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面试前必做三件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们正在积极备考,主要旨在告知面试中考生备考时必需做的三件事。以帮助大家有效的备考。利用身边资源组建面试模拟考试:要想面试取胜,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真诚大方的应对态度、中肯灵活的回答是缺一不可的。这些方面也可以通过平时替代的方式
第3篇 2020年两会时事政治题库(2020两会时政考点整理) 作者:admin
1.(单选)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回顾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时指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________。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调查失业率在________以下。A.6.1%3.5%B.6.1%5.3%C.6.2%3.5%D.6.2%5.3%2.(单选)20
第4篇 刑法中的假释是什么意思(刑法中的假释)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有效备考,顺利通过笔试,一举成功!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附条件,是指被假释的犯罪人,如果遵守一定条件,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如果没有遵守一定条件,就收监执行原判
第5篇 什么是举止礼仪的基本要求(什么叫举止礼仪) 作者:admin
俗话说的好“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事情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对于通过笔试的学员来说,无疑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公务员的大门,另一只脚能否跟着迈入。关键就看面试了。很多同学都认为在公务员面试过程当中,面试回答的内容是被录取的关键。内容固然很重要,在此公考资讯网告诉广大各位考生,除了内容以外。举止仪表也是成为我们面试考核的关键因素之一。举止仪表为什么是关键?在实际的面试过程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