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行测改错题(公务员改错题)
- ·下一篇文章: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怎么样(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logo)
申论 新闻(申论新闻写作类)
新闻类报道,是我们在日常各类形形色色的媒体杂志中最常见的一种公文写作形式。在2017年国考申论市地级考试中就考察了“新闻报道”这一公文写作题目。此前,“新闻报道”类题目在往年的考试中从未出现过,突然间见到如此新颖、灵活的公文写作考察,许多考生都无从下笔。“新闻类报道的特有格式是什么?内容要求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充斥着考生的大脑,那现在,我们就解读一下新闻类报道题目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一、常见新闻类文种
新闻消息:消息一般报道事实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须简洁。
新闻通讯: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题材,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
新闻报道:客观还原采访资料和采访现场,开头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新闻专访: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写的报道。
新闻评论: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发表议论的政论文体。
二、真题案例
来源于2017年国考申论市地试卷
(三)假如你是某报社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为题,写一篇报道。
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
(本报讯)××月××日,记者随××考察团来到 B 县,了解到该县立足打造“水
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展开县城水系治理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
“三河”治理恢复“水清”。按照县委提出的“蓝天、碧水、绿地”相互融合的思路,B 县于今年 10 月 1 日打响“南河治污战役”,推进北河、梅江河治理,采取“河外截污、河内清淤、中水回用、生态修复”模式,强化治污方略,将取缔 324 家污染企业,并重视巩固治污成果。
通主脉、保供给、建支脉,保障“水活”。通过“三河”治理工程,畅通水流渠道;建设和完善各级水库,建成“一河三湖九湿地”,加强对现有水体、水系的保护,促使总水量“脱贫致富”;加大水系修建力度,增加水网密度。
合理开发水上旅游,分享“水美”。通过将城中水系连成一体,组织水上游览线路等举措,打出“水城”名片,发展“周末旅游经济”以及其他第三产业。
B 县县委书记表示:3 年实现“活力水城”的梦想,让 B 县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水生态带来的舒适和愉悦。
三、专家点评
(一)易错点:
1、新闻类题目的格式书写容易出错,需要熟记于心。
2、注意要点的逻辑性,逻辑性是新闻写作中的关键点。
3、需要注意客观公正还原材料要点,不得加上主观想法的臆测。
(二)新闻类题目的须知点
1、真实性
生活中,大街小巷的报刊亭、各类媒体的简谈访问,都让我们形成了对新闻报道的特有感觉--严肃、死板。的确,新闻类报道作为还原真相的事实依据,要秉持着客观、真实的原则,不能加上任何主观臆测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完整的始末真实的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过程中注意:
(1)材料为王,材料有什么写什么,保证还原事实
(2)要点的寻找需要突出其重点性、逻辑性和概括性
(3)整篇文章的结构需要匀称,重点需要在主体部分体现
典型代表文种:所有的新闻写作类题目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
2、客观性
新闻类题目必须遵循“客观性”这个首要原则,客观性就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以客观叙述的写作方式来传播信息的特性。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书写答案时不能再直接引用材料中出现的人物所说的话,而应该以第三人称报道,引述当事人的话,强调可以强调新闻的来源。同时,我们不能采取任何立场,也不能妄自推断材料人物中的任何情绪,需要平衡处理信息。这要求我们在答题中注意:
(1)材料为王,材料有什么写什么
(2)不能妄自揣测材料出现人物的情绪
(3)不得直接引用材料出现人物的话语,而应用第三人称还原,以强调新闻来源
典型代表文种:新闻消息、新闻报道等。
3、分析性
分析性,强调的是我们对于新闻资料内容的把控和判断,在保证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但是分析和评论的内容也必须来自于材料并紧紧围绕着材料,不能引用其他来源于生活中的资料和内容来书写,保证分析合理的同时也必须保证新闻来源的真实性。这要求我们在答题中注意:
(1)材料为王,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
(2)分析和评论要具有辩证性、全面性和客观性
(3)观点不应似是而非,应明确详细
典型代表文种:新闻专访、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等。
4、新闻格式书写
新闻类题目的格式书写是难点,不同文种有不同的书写格式,一定要牢记书写格式。
(三)新闻类题目答题步骤
1、审题
审题是我们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最重要的步骤,明确答题内容,确定公文文种,才能够按图索骥找到解答思路。
2、答题
在材料中找点新闻事件中需要具备的要素,按照要点先后逻辑性排列组合,保证结构合理、匀称。
国家公务员教育网教育专家认为,贯彻执行题目的命题趋势的题型不断出新,实用性也更强,我们必须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公文写作知识点,才能在公考博弈中获得一席之地。
相关文章:
第1篇 二战后国际格局如何演变(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 作者:admin
一、考情介绍美国和苏联曾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战争胜利后却又成为势均力敌的仇者,双方都妄图成为世界的霸主,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激烈的争夺,形成各自为首的两大阵营,搭建起两极争霸的格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常见知识点,着重考查美苏争霸的背景、“冷战”形成与对抗的表现、美苏争霸的态势等内容。题型多以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以
第2篇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面试前必做三件事是什么(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面试前必做三件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们正在积极备考,主要旨在告知面试中考生备考时必需做的三件事。以帮助大家有效的备考。利用身边资源组建面试模拟考试:要想面试取胜,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真诚大方的应对态度、中肯灵活的回答是缺一不可的。这些方面也可以通过平时替代的方式
第3篇 2020年两会时事政治题库(2020两会时政考点整理) 作者:admin
1.(单选)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回顾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时指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________。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调查失业率在________以下。A.6.1%3.5%B.6.1%5.3%C.6.2%3.5%D.6.2%5.3%2.(单选)20
第4篇 刑法中的假释是什么意思(刑法中的假释)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有效备考,顺利通过笔试,一举成功!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附条件,是指被假释的犯罪人,如果遵守一定条件,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如果没有遵守一定条件,就收监执行原判
第5篇 什么是举止礼仪的基本要求(什么叫举止礼仪) 作者:admin
俗话说的好“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事情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对于通过笔试的学员来说,无疑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公务员的大门,另一只脚能否跟着迈入。关键就看面试了。很多同学都认为在公务员面试过程当中,面试回答的内容是被录取的关键。内容固然很重要,在此公考资讯网告诉广大各位考生,除了内容以外。举止仪表也是成为我们面试考核的关键因素之一。举止仪表为什么是关键?在实际的面试过程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