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省市公务员联考面试练习题十四
人际关系类真题详解
1.小张在某广告公司工作,他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提出了一个很有市场潜力的计划,交给直接领导,但是未被重视。小张就把计划直接给了公司总裁。你怎么看小张的这种行为?
【参考答案】小张的这种行为不妥当。虽然直接领导没有重视这份很有市场潜力的计划,小张也不应该直接把计划交给公司总裁,因为按规定,计划只能逐级上报,否则就是越级,是对直接领导的不尊重。小张认为该计划很有市场潜力,可能他的直接领导站在别的立场认为该计划不妥故未采纳,或时机不成熟暂未采纳。因此小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时与他的直接领导进行认真沟通、仔细探讨,如果是他的直接领导故意刁难而把这份很有市场潜力的计划束之高阁的,小张此时再把计划交给再上一级领导或总裁也不迟。
2.你的一位领导脾气比较急,批评下属时常常不留情面,大家的工作情绪经常受到影响。作为下属,你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首先对领导的批评应该认真接受,不能因为领导严厉的批评而产生逆反心理,以致影响工作;其次可以私下找机会和领导沟通,向领导反映下属因此产生的意见和情绪,婉转地说明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至于是否接受建议、改变方法,由领导自己决定。
3.在工作中你的同事不如你,你的工作很出色,而他找出了你的缺点向领导汇报。你将怎么样?
【参考答案】找机会与他沟通,谢谢他帮我找到了缺点,让我可以更加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工作中积极改正缺点,更加精益求精。同时主动帮助他提高工作水平,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你在自己工作以后的业余时间独立完成了一篇改革方案,交给上级领导征求意见后,就杳无音信了。后来发现这篇文章已经被发表了,但是署名却是你的领导,碰到这样的事情你会如何处理,特别是如何处理和这位领导的关系?
【参考答案】(1)我相信,我在工作中,不会碰到这样的领导。
(2)去找这位领导沟通,当然,注意要有理、有利、有节,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他会主动弥补这个过失的,比如,向刊物更正。
(3)如果这位领导一意孤行,我也必须对此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能一味去迁就,甚至有必要,我要向上级领导或者这个刊物提出来。
(4)当然,如果我的方案本来就不够完美,现在经领导的指导变得完善,那么就要根据具体情况,署我们两个的名字,并且根据对方案的贡献,决定谁先谁后。
(5)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都不会让这件事情影响我的工作情绪。出于做下属的本分和职责,我还是会尊重、服从领导。
5.某单位中,张局长平时是一个认真、不苟言笑的领导。一天你与同事小李在谈论一些事情,其中也谈到了张局长的话题。可是当你谈话的时候突然发觉张局长就站在你的背后,你对此怎么办?
【参考答案】第一,我不是在背后议论领导的人。
第二,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诚恳地对张局长说,张局长,对不起,我正在背后议论你呢,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请你原谅我,我下次再也不这样做了。你工作认真负责,我们在你手下工作是我们的幸运,能学到很多东西。可是张局长你也太严格了,批评我们经常不留面子,我们都知道你的批评是对的,我们都知道你批评我们是为了我们好,可是我们年青人都特别要面子,如果考虑到我们的面子就更好。再诚恳说一句,今天我在背后议论你,请你原谅我,我知道我错了。
第三、在今后的工作中,绝不能在背后议论别人,同时听到别人议论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公务员考试面试“两难”题答题步骤实例分析
公务员面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两难类面试题,答题时,会有一种左右为难的感觉。如何走出“两难”的困境?国家公务员网老师通过实例介绍了两难类面试题的答题步骤。
例:副科长按照科长的安排让你到外地出差,在你准备就绪就要出发时,科长找到你,让你并准备好汇报材料和他到公司汇报工作。你找到副科长说明情况,副科长说,“你必须马上出差,出了问题我负责。”此时,你是马上出差,还是与科长汇报工作?
这是一道“多”难题。从题上给出的条件可以看到,作为科员的“你”是进退两难。1、如果听副科长吩咐继续出差,科长已安排汇报事宜,不好向科长交待。2、如果听科长的留下准备汇报材料,与科长一同汇报工作,副科长肯定会不满意,况且副科长已明确表态,必须马上出差,出了问题副科长负责。3、向科长说明情况,恐怕副科长不会满意,而且两位科长之间也会由此产生误解。4、关健时刻听正职的,也不行,副科长已明确,副科长交办的出差任务也是根据科长安排要求做的。
从题意上分析,此题似乎无解题之路可走,是否真的无解题之路? 结合如何做人的答题思路——“心理调节、认真反思、积极沟通、总结得升”,国家公务员网老师认为可采取以下三步:
第一、认真审题,熟悉阵地。
第二、选准弱项,寻找突破口。
第三、迂回突破,讲究战术。
从第一个方面说,认真审题,熟悉阵地。此题的题意已限定作为科员的你,在协调此事时首先考虑的是,不能在语言及行为方面伤及正、副科长。其次,任务又要很好的完成。那就要全面的熟悉题意,即所谓的“熟悉阵地”。在全面吃透题意的情况下,寻求可突破的路线。
从第二个方面说,选准弱项,寻找突破口。在已完全熟悉题意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选准弱项,那就是此题并没有说明,科长让你与他汇报工作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这样,我们就可抓紧这一线索不松口,可谓弱项,也就是突破口。
从第三个方面说,迂回突破,讲究战术。此题可设想为:
1、如果科长让我与他汇报工作,与我出差在时间上并不冲突,我可先出差,与此同时积极准备汇报材料,出差回来,再与科长一同汇报工作,如果此路不通,再寻另路。
2、如果出差可延迟,退票改时间再走,就可和科长汇报工作之后再走,但是副科长那里不好交待。
3、如果与科长汇报工作在时间上与出差是同一时间,无法协调,只能说明情况,处在“二选一”时,就要选择在科长和副科长都在场的情况下,委宛地有分寸地说明情况,而后运用托词借故离开两位科长,在他们商谈好后,听其指派即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协调的事,是科长之间的事,不会因此而对科员造成误解,又会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就做到了迂回突破,又讲究了战术。
此题的导语,大体上可如下叙述: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事情不大,但处理协调不好,也可能产生误解的具体事情,我们不能因为事情小而忽略将其做好,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必须要冷静思考,加强沟通,只有把每件小事做好,才能保证处理较大的事情时得心应手。
此题的结尾可联系自己的岗位,表示决心,在叙述上要注意语言表达,注意岗位的匹配性。(具体决心省略不谈)
此题答题核心是,运用“如果”,展开多维想象空间,兼顾到了各方面,会令考官满意的,因为考官所考的正是所答的综合能力等七个方面,做到了投其所好。
拟任职位的匹配性问题详解
一、概念解析
求职动机是指在一定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求职活动以达到求职目的的内部心理活动;个人的求职目的与拟任职位所能提供的条件相一致时,个体胜任该职位工作并稳定地从事该工作的可能性较大。
二、个人的职位选择原因
1、现实性需要(解决住房、户口迁移、专业对口等)与岗位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住房,很多年轻人刚进入社会,没有一个稳定的居住地点,现实需要解决个人居住的问题;比如户口,可以通过考公务员的途径,把自己的户口迁到个人喜欢的城市;比如专业对口,无论是大学的学习还是研究生(论坛) 阶段的深造,每个人都想学以致用,而在考取公务员时,就能够借助平台来实现自己学以致用的理想。
2、兴趣与岗位情况
成就动机(认知需要、自我提高、自我实现,服务他人的需要,得到锻炼等)与岗位情况
每个人对于自身都是有一定的认知的,无论是自身的优势还是缺点都会有所思考。于此同时为了提升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会对于岗位有着极大的兴趣和期望,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别人提供服务,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当然自己的实践和工作能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3、对组织文化的认同
当文化与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指的是组织中的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信仰及道德规范。它往往是该组织所特有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它确定了该组织的风气和人们的行为准则, 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员,对于自己报考的部门的组织文化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无论是从近期个人发展还是远期的职业规划来看,都是有一定益处的。
三、 命题目的
考察考生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问题很多是主观性意愿性问题,涉及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目的在于使考官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考生的过去的经历,现在的状态和对于未来工作的期望。考官会通过考生的表现来衡量其是否适合做此项工作。
四、方法点播
1.主体原则。
考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切忌天马星空,要本着务实的原则,以具有自身特点的事例来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
2.具体方法。
考生可以从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方面来答;也可以从工作、学习和生活来体现自己对于考题的理解。第一,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是切忌对于以前工作的过多抱怨的,尽量少提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失误。道理很简单,一个在过去工作中有过太多抱怨的人,即便他是一个人才,但个人的生活态度不是一时能够改变的,很可能是不能够胜任新的岗位的,对于考官来说是需要有干劲,有报负,有强烈进取心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岗位上发挥个人的才干,使单位注入新的活力。第二,如果考生想从工作,学习和生活三方面来回答,可以选取一方面的经典事例来打动考官,走的是以情动人的路线,建议考生事例要真实,切忌假大空,要对于个人和他人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重点可以在影响方面重磅出击,说出自身对于此事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让考官对此印象深刻。第三,在答题过程中避免过于理论化,要把对于岗位的认知谈出来。物质上的认知是可以谈的,只要谈的真实也是很好的,既要谈出物质是每个人的现实需要也要说明不是工作的唯一目标;同时也要表明自己对于工作是有更高的追求的。
五、经典例题讲解
【问题】自我介绍。
【试题分析】“自我介绍”是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鼻祖题目。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及部分省市的公务员面试中,比如湖北省,其是常考题目,通常都是面试中的第一个问题。二~三分钟的自我介绍看似简单,但是要做到让考官们印象深刻是需要考生提前准备好的。设置自我介绍题目的好处在于可以使考生将此之前所有紧张不安的情绪稳定下来。因为这个问题,应试者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相信自己能回答好这个问题。
另外,自我介绍是考生主动地向面试考官推荐自己,考生“介绍”的重点在于公务员录用的要求及所报考的职位必需的能力与素质。并且不仅仅要告诉考官们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更要告诉考官,你如何地适合这个工作岗位,因此与面试无关的内容,即使是引以为傲的优点,也要忍痛舍弃,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成功的自我介绍,不仅仅是考生回答的实质内容要同所报考职位要求的能力与素质匹配上,同样考生也要依靠声调、态度、言行举止的魅力给人以自信地感觉。
【解题思路】首先,要符合逻辑,介绍时应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使自己的优势很自然地逐步显露,不要一上来就急于罗列自己的优点。其次,要有事例,事例的列举上也要力图新颖,并要有相当的可信度。再次,不可夸张,夸夸奇谈。坚持以事实说话,少用虚词、感叹词之类;最后,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对于应届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可以就自己在校期间参加的实践加以介绍,关键不是参加了什么实践,而是通过实践学到了什么,自己的能力有哪方面的提高。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则是应侧重自己的工作履历,在几年的工作中具备了哪方面的素质。
【参考答案】
(1)我出身于公务员家庭,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了解到公务员这个职业的神圣与责任重大。让我从小就有了成为一名公务员的梦想,而我也在不断地朝着这个梦想努力。
(2)我的性格比较开朗,随和。能关心周围的任何事,和亲人朋友能够和睦相处,并且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我平时喜欢看书和上网浏览信息.特别是喜欢看一些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的刊物报纸,比如南方周末等,这些读物很好的陶冶了我的情操。
(3)进入大学以来,我积极学习法学专业的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多次获得奖学金,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研究生称号,因在科研方面表现凸出而获得中国银行科研单项奖。并且通过在班里担任班干部的机会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组织协调、为人处事方面的能力。我在学习之余,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曾到海关部门去实习,通过对海关工作岗位的实习我基本上了解了公务员岗位的工作作风、工作内容,我感觉这个岗位非常适合我自身情况。
(4)人的选择应该建立在对工作的了解和自己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的,成为一名公务员是我多年以来的强烈愿望,公务员是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代表着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肩负着人民的希望,追求的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它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也是我对公务员认知的最好诠释。
因此我认为这份工作能够实现我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而且我也有能力和信心做好这份工作,希望大家能够认可我,给我这个机会!如果被录用,我相信我能够很快的实现从学校到政府机关,从学生到公务员双重角色的转换,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公务员!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常规(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作者:admin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病情观察:1.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气味和量的变化,必要时留
第2篇 行测抓分题(行测抓分点) 作者:admin
我们即将迎来上半年省考,把握临门一脚尤为关键,那么在这最后时间想要提分,我们从哪里下手呢?公考资讯网带你考前“捞分”。行测分为5个部分,有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根据其难度和我们抓分的重要程度来看,如果我们想要将分数提到稳定到70+那么这三个部分一定要把握:1、片段阅读。2、逻辑判断。3、
第3篇 各个时期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时期历史) 作者:admin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党的建设,在不同阶段,党的建设的重点也会不一样,所以今天主要简单的讲解一下在不同的时候,党的建设的内容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
第4篇 构建和谐社会是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作者:admin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谐是人类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和
第5篇 商业贿赂的看法(商业贿赂的界定论文) 作者:admin
上个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廉政会议,部署2006年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治理商业贿赂”成为重点之一。要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坚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