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谈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意义。
【题目】新常态下,谈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意义。
【参考解析】
当前,中国经济在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与发展动力方面正进入新常态。处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如何借助资本市场来实现转型升级,到了一个历史的关口。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压力越来越大。
今年6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预测,2015年上半年GDP增长率约为6.96%,与中国1991年以来的GDP实际增速值相比,这一预测数据是24年来的最低值。
新常态下,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寻找新的经济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世界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需要与融资手段相适应。道理很简单,经济转型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与转变,是企业生产模式、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这种转型和调整,必然要求资本尽可能地向创新、创业汇集,也就必然要求与之相匹配的资本市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格局,这与在工业化初期阶段需要大规模地开展投资项目建设的社会资金需求相对应。但它的致命缺陷是,这一资本配置的方式缺少把金融资本转变为产业资本的创新能力。
处于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急切要求社会融资结构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因为,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化机制,资金来源和风险相对分散,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创新创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能力更强。
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一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接融资比重逐步提高,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是普遍规律。
2012年年底,我国直接融资占比为42.3%,不仅低于美国(87.2%)、日本(74.4%)、德国(69.2%)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66.7%)、印度尼西亚(66.3%)等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相匹配。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的失衡,使我国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客观上也加重了实体经济融资难和融资贵、居民投资渠道有限等问题。一方面,过去30多年我国人均GDP增长了178倍,而人均储蓄增长倍数是1619倍,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由于缺乏良好的投资渠道,居民理财和财富管理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资源非常丰富,中小企业数量达1400万家。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地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资本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平台。理论与经验都表明,在资本市场上,企业投资价值主导资本流向,借助资本市场的价格信号,既可以迅速聚集大量资金,为调结构提供增量资金,又可以有效引导各种生产要素、经济资源向核心区域和政策扶持区域集聚,形成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协同效应,为促转型拓展空间。
可以说,资本市场引导资源流动的聚集机制、促进技术转化的创新机制、鼓励创业投资的培育机制、实现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在推动经济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发展多层次股票市场,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培育私募市场,提高证券期货服务业竞争力等政策措施,一个重要考虑就是顺应当前我国居民多元化投资和企业多样化融资的大趋势,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金融工具和产品供给,提高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从而健全促进社会储蓄高效转化为投资的机制,扩大直接融资,优化融资结构,防范和分散金融风险。
中国经济已经从一个以银行为主导的大规模间接融资配置金融资源的时代,开始转向以资本市场直接投资为根本的配置金融资源的转型。
也应看到,尽管最近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在提倡要积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但是我国直接融资的市场发育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创业的能力不足,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包容度和覆盖面不够,与我国1500余万家中小微企业、30余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总体规模不匹配。
从资本市场本身来看,有业界人士认为,在市场层次、上市公司行业结构以及投资者结构等方面存在失衡现象。在市场层次方面,近年来,在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层次股票市场结构中,部分市场层次同质化现象严重。比如,中小板与主板功能交叉重叠,板块定位不明确;创业板和新三板都主要针对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两个市场的定位也存在一定程度重合。同时,现有多层次市场更多地考虑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缺少专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定位。在行业结构方面,当前产能过剩及落后的传统周期性行业仍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如此,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与服务水平也不能与国民经济的需求相匹配,比如发行制度的缺陷导致权钱交易层出不穷,退市制度的迟迟不能推出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机制出现等等。
一个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但需要有足够广度与深度,还必须是一个市场化、法治化、透明化的市场。为达到这样目标,就必须对涉及证券市场一些重大基础性制度进行改革,就必须辅之以监管转型的改革。
资本市场无疑是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最重要的无形之手,凭借在资源配置中独有的作用,中国资本市场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中,必将迎来更为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欲使其功能正常发挥,把市场的权利真正还给市场,让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回归本源。
相关文章:
第1篇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常规(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作者:admin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病情观察:1.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气味和量的变化,必要时留
第2篇 行测抓分题(行测抓分点) 作者:admin
我们即将迎来上半年省考,把握临门一脚尤为关键,那么在这最后时间想要提分,我们从哪里下手呢?公考资讯网带你考前“捞分”。行测分为5个部分,有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根据其难度和我们抓分的重要程度来看,如果我们想要将分数提到稳定到70+那么这三个部分一定要把握:1、片段阅读。2、逻辑判断。3、
第3篇 各个时期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时期历史) 作者:admin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党的建设,在不同阶段,党的建设的重点也会不一样,所以今天主要简单的讲解一下在不同的时候,党的建设的内容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
第4篇 构建和谐社会是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作者:admin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谐是人类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和
第5篇 商业贿赂的看法(商业贿赂的界定论文) 作者:admin
上个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廉政会议,部署2006年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治理商业贿赂”成为重点之一。要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坚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