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9年6月7月8月时事政治(2019年7月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 ·下一篇文章:严格落实全面禁烟要求(禁烟令如何落实)
复旦投毒案看法(复旦投毒案引发的思考)
【热点描述】
黄洋逝世后,其父母明确同意警方进行尸检,尸检结果将成为重要的案件证据。据接受调查笔录的黄洋同学透露,林某已供述了下毒的动机。但上海警方表示,由于案件仍处侦查阶段,并未对外披露林某作案动机等相关信息,请公众切勿盲目揣测和传播。
【各方对策】
1.媒体报道需坚守职业道德
今日之中国,媒体审判则有愈演愈烈之势。如“药家鑫案”、“李昌奎案”、“吴英案”,到今天的“复旦投毒案”,无不带有媒体审判的痕迹。当年,药家鑫“激情杀人”,媒体先入为主给嫌疑人贴上富二代标签的“激情报道”,何尝不是一帖害人的毒药。当媒体和网民对案件进行不问证据、不问程序式的“围观”之时,我们的司法更容易被“民意”所绑架。一些法官往往碍于当时的强大的舆论压力,轻程序法,重实体法,不注重证据的搜集,草率判决,造成了司法不公正。
在法院未审判前,为防止媒体审判,影响司法程序的独立和公正,媒体应避免对案件有关的犯罪嫌疑人的背景、作案动机、犯罪方法,作案工具及其来源,甚至是犯罪嫌疑人的姓名、身份的报道。此类案件媒体最好只作为一个消息报道。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新闻自由的扩张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媒体审判对于我国司法公正的摧毁力将更加强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司法界和新闻界需要在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
无论如何,希望复旦投毒案的嫌疑人能得到一次公正的司法审判,也呼吁媒体自净,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
另外,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应该做无罪推定,也希望媒体不要大肆公开个人隐私,要保持客观和公正。“网友”雅典娜二叔“也如此说道:”我们见识了网络的力量,每个人的参与和围观致使整个事件无限波及,于是我们都成为浪潮中的乌合之众,而事件的发展最终也无法控制地坏下去。过分揣测“复旦投毒案”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2.校园教育应以尊重生命教育为基础,以德为先。
应当看到,当前的中国教育体系突出的是竞争性和功利性,而不是教育或者说是”人“本身。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居于教育利益链最底层的学生,已然沦为上游利益各方共同盘剥的”廉价劳动力“——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至一线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作为政绩的教育数据更漂亮些。至于学生心灵的成长、道德良知的培育,则往往被忽视或放在次要的位置。
4月18日,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以”复旦投毒案:知识与德性的错位“为题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他指出:”目前整个校园,学生发生冲突以后往往喜欢用武力和暴力解决问题,反映出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缺陷。生命教育重于泰山,学校需引导学生重视生命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与身心健康,以人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3.学生心理教育亟待加强
熊丙奇指出,复旦投毒案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知识与道德的错位。由于我们只关注一个人的学历和知识,而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道德水平的关注,最后结果可能就是他有知识、没有文化,这样一系里校园极端案件便发生了。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有才无德。一个人的学历是代表他学习经历,反映了他知识教育一方面的成果,而无法反映出他的人格、身心,而人格的教育、身心的教育、心理的教育,这些教育才是对一个人起到更大作用的教育。第二,功利主义。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指向功利的功能,非功利的价值渐渐淡薄。具体表现在中小学阶段,很多学校追求的是升学率。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目标也是为了就业或者考研、出国。整个教育会陷入严重的功利化氛围当中。第三,漠视生命。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尊严的意识、尊重他人的人格、保护自我这方面的教育是比较缺乏的,因此遇到矛盾的时候,学生可能就会采取非常过激的手段来进行处理,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过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学生的身心健康关乎着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未来。学生心理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多管齐下,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第一,学校应该采取措施来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比如说开设相应的心理咨询的课,普及心理的一些知识,同时完善学校的心理服务机构,及时了解掌握学生一些心理的问题,给他们进行相应的救助。第二,学校、家庭应该关注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尤其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改变包办代替一切的家教思维,应该把学生作为是未成年的社会公民对待,应该建立起平等沟通的关系。而在学校的集体里,老师应该引导同学平等相处、宽容相待,及时发现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矛盾,采取有效措施来化解这些矛盾,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三,社会需创造自由、公平的竞争氛围,给学生以多元、个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真正实现多元选择。我们应重视社会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从而减少极端个案的发生。
4.民众登陆新媒体,担当和责任不能忘
针对成为新闻热点的黄洋事件,网络上有些网友在反复讨论本案中毒物的具体成分以及嫌疑人获得毒物的具体途径——不得不说,这样的讨论和互动,很不妥当。
实际上,传播学研究早已表明,大众传媒对于暴力和凶案作案手法过于具体的报道,可能会引发社会中的暴力和更多犯罪行为。比如,在1995年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一案披露后,北大和中国矿业大学都陆续发生铊中毒案。
网络在追踪热点、延续新闻热度的同时,任务更应承担主流媒体的应尽责任,全力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贡献应尽的力量。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命题推理公式(公务员命题推理讲解) 作者:admin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题目应该如何解答?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是一种重要题型,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介绍命题推理解题的两大方法。(一)文氏图法一个概念的外延可以用一条封闭的曲线来表示,直言命题可以用文氏图来表示主项和谓项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如下:1.当题干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依次分析出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全异关系、真包含
第2篇 城管直播执法行为引起了社会的讨论(城市管理执法视频)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6月1日,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首次尝试网络视频直播。执法队员执法的同时,还有2名工作人员,各拿一部手机,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录制,同时通过移动网络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并用文字进行注解,告诉网友执法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发生的一切。面对曝光,有商贩称不好意思,将改正行为。中原区执法局副局长张金坤称,网络
第3篇 申论贯彻执行各类题型(贯彻执行申论例题) 作者:admin
贯彻执行题因难度大、出题灵活,在青海公务员考试中颇受命题人青睐。如近几年青海公务员考试每套试卷的5道题中,有两道都是贯彻执行,每道题书写500字、分值20分,两道就是1000字、40分。可见,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那么该如何应对贯彻执行题呢?哪个环节相对重要,需要重点关注呢?华图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仔细审题审题中的
第4篇 海关总署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0海关总署拟录用公务员公告) 作者:admin
为满足全国海关录用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海关总署以及各直属海关将在中央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2011年度全国海关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全国海关招考职位要求具备本科以及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学历的,必须同时具备与该职位
第5篇 申论公文写作的一般格式要素有哪些(申论公文写作格式要求) 作者:admin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都是一种常考题型,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都会担心公文的写作格式问题,理论上来说,不同的公文文种,会对应不同的写作格式。但实际上,公文写作的格式在某种程度具有共通性。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公文的通用格式要素,大家在写作公文式,可以在通用格式要素的基础上,适当改动即可。一、标题公文写作要求考生写出来的内容必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