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选调生考试

    十九届四中全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01:41:00

    一、热点链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10月28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二、十九届四中全会

    (一)全称

    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是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召开的第四次全体会议。

    (二)召开时间、地点、主持者

    2019年10月28到3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三)主要议程

    1.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

    2.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

    (四)审议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份文件此前已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内征求了意见。这次征求意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方面和党的十九大代表对决定稿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决定稿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同时提出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要全面梳理、深入研究、集思广益,切实把文件制定好。

    (五)主要内容

    1.精神要点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2.“三步走”的总体目标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

    (1)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

    (2)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3.执行要点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

    (六)重要看点

    1.召开时机

    从历史上的四中全会召开时间上看,四中全会多位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讨论内容亦涉及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向来就自带“热度”,备受关注。

    在外界看来,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庆后的这次四中全会,分量非同一般。

    2.不寻常的议题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同于以往,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研究这个总目标的若干重大问题列入主要议程,颇有深意。

    3.“三步走”的总体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三步走”的总体目标,十九届四中全作出更多的安排和部署,外界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几乎都能在此找到答案。

    三、中共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现在通常是每一届(五年)召开七次全会。

    梳理历届各全会主题,一般性安排如下:

    一中全会:党的主要人事安排

    二中全会:讨论国家机构领导人的名单

    三中全会: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

    四中全会:惯例以党建专题为主(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五中全会:审议国民经济规划问题

    六中全会:主题不固定

    七中全会:一般为下一届党代会做准备

    四、十八大以来的历次中央全会

    (一)十八届一中全会

    时间:2012年11月15日

    关键词: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二)十八届二中全会

    时间:2013年2月26日至28日

    关键词:人事事项

    审议通过了拟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三)十八届三中全会

    时间: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四)十八届四中全会

    时间: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五)十八届五中全会

    时间: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六)十八届六中全会

    时间: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

    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七)十八届七中全会

    时间:2017年10月11日至14日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讨论并通过了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讨论并通过了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将这3份文件提请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查和审议。

    (八)十九届一中全会

    时间:2017年10月25日

    关键词:人事事项

    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九)十九届二中全会

    时间:2018年1月18日至19日

    关键词:修改宪法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十)十九届三中全会

    时间:2018年2月26日至28日

    关键词: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五、习近平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

    (一)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9年9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二)要认真总结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和宝贵经验,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9年7月5日,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强调

    (三)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四)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

    (五)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2017年12月8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六)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预测演练】

    【预测题单选】下列关于中共中央全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B.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D.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中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现在通常是每一届(五年)召开七次全会。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项:十九届二中全会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D项:十九届三中全会于2018年2月26日至28日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命题推理公式(公务员命题推理讲解)    作者:admin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题目应该如何解答?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是一种重要题型,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介绍命题推理解题的两大方法。(一)文氏图法一个概念的外延可以用一条封闭的曲线来表示,直言命题可以用文氏图来表示主项和谓项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如下:1.当题干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依次分析出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全异关系、真包含


      第2篇    城管直播执法行为引起了社会的讨论(城市管理执法视频)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6月1日,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首次尝试网络视频直播。执法队员执法的同时,还有2名工作人员,各拿一部手机,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录制,同时通过移动网络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并用文字进行注解,告诉网友执法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发生的一切。面对曝光,有商贩称不好意思,将改正行为。中原区执法局副局长张金坤称,网络


      第3篇    申论贯彻执行各类题型(贯彻执行申论例题)    作者:admin

       贯彻执行题因难度大、出题灵活,在青海公务员考试中颇受命题人青睐。如近几年青海公务员考试每套试卷的5道题中,有两道都是贯彻执行,每道题书写500字、分值20分,两道就是1000字、40分。可见,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那么该如何应对贯彻执行题呢?哪个环节相对重要,需要重点关注呢?华图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仔细审题审题中的


      第4篇    海关总署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0海关总署拟录用公务员公告)    作者:admin

       为满足全国海关录用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海关总署以及各直属海关将在中央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2011年度全国海关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全国海关招考职位要求具备本科以及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学历的,必须同时具备与该职位


      第5篇    申论公文写作的一般格式要素有哪些(申论公文写作格式要求)    作者:admin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都是一种常考题型,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都会担心公文的写作格式问题,理论上来说,不同的公文文种,会对应不同的写作格式。但实际上,公文写作的格式在某种程度具有共通性。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公文的通用格式要素,大家在写作公文式,可以在通用格式要素的基础上,适当改动即可。一、标题公文写作要求考生写出来的内容必须是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