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选调生考试

    公务员言语理解例题(国考 言语理解)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7 07:39:26

    热点概况

    4月18日,河南省原阳县一建筑工地发现被埋致死四名儿童引发舆论。4月21日,红星新闻、上游新闻先后发布消息,称记者在该事件采访中被打,再次引发舆论热度。此时,官方对记者采访受到的推搡基本定性为“4·21涉记者治安事件”。4月25日晚,来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频道发表的《原阳县涉媒体从业人员报警称“被殴打”新乡市调查督导组负责人接受人民日报专访》引起了媒体圈的热议。将已经降下的舆论热度再次攀上舆情,不过,网友和媒体把矛头针对上了人民网和上述四名署名作者。在原阳四儿童被埋身亡的整个新闻采访和发布上,两篇专访都是官方的受访,根本不去采访其他涉事主体以及红星新闻等媒体记者,在涉记者治安事件中,媒体记者也成为了新闻的当事人,有人说这是明显的洗地和为官方推脱责任。

    从4月18日四儿童被埋窒息死亡到涉媒体从业人员激怒媒体圈和网友,新乡方面在事件危机处理上从4月22日就出现了偏差,把新乡市委书记张国伟深夜接受记者采访和连夜成立调查组这种积极调查和解决问题的良好形象破坏的彻彻底底。以为避重就轻先将记者推搡定性为治安事件,然后指出现场采访记者有个人没有记者证,涉嫌违规采访,将矛盾推向记者身上,并创造了“涉媒体从业人员”这一贬义词,找人民网河南频道经营人员发布人民日报专访,最后弄巧成拙,将一出积极应对调查真相,实事求是,依法办理的良好表现彻底搞成了一波又一波的冷血形象。

    各方观点

    北京日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打破了既有的时空边界,任何一次突发公共事件经由互联网的放大、传播都可能引发舆情危机,对社会的正常秩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有效防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是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环球时报: 大量事实已经证明,舆论危机是对舆论常态的突破,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征,处理不当极易引发连锁反应。

    人民日报:媒体是传达信息、与公众沟通的主要载体,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干部一定要重视与媒体的沟通和信息发布工作。

    深度分析

    (一)整个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

    1.个别地方舆情应对、危机公关水平、媒介素养存在问题。

    2.存在非正常操作、管理不力、保护新闻采访工作失职的问题。

    3.有的干部习惯性地排斥媒体监督,缺乏闻过则喜的态度。对媒体监督设置各种障碍,希望快速降温,甚至掩盖真相。

    (二)整个事件带来的警醒与启示:

    1.地方政府面对质疑,应该少些表演与搪塞,直面问题,重视问题的澄清,用追责到底的态度在积极还原真相上做足工作,不管由谁来调查,都应该公开透明,敞开大门接受监督。

    2.各地政府应正视和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尊重舆论监督,善待舆论监督,把舆论监督当成改进工作的契机,当成提升能力的推动力。

    3.各地政府规范公务人员的行为准则,遏制推搡记者、抢手机等暴力行为,对违法者严厉惩处。

    4.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参考文章

    媒体素养必须成为官员的基本职业素养

    新乡市关于4个儿童被埋身亡整个事件的舆情处理是失败的,不仅影响了新乡的舆论环境,还影响了河南省的舆论环境。新乡方面本意是想借人民网河南频道的公正报道灭火,由于对舆情分析不当,曲解了领导解决问题的初衷,令人民日报河南分社引火上身,是一场失败的危机公关。

    可以说政务信息公开做得好不好、舆论热点回应及不及时、公众的知情权能不能得到满足,每一个政府官员身上都肩负着责任。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经常是失序的。互联网上真假难辨、话题迭变、热点难料,在日益复杂的舆论场中,有一点却是一贯的,那就是领导干部往往成为舆论最后的焦点。媒体的镜头、群众的诉求、网络的话题,最终都会落到领导干部身上。这些年来,人们目睹了太多官员舆情应对的“泥石流”现场,从“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口无遮拦,到“替党还是替人民说话”的糊涂观点;从“一切成绩归领导”的肉麻之语,到“反正我是信了”的不负责任。这些已经成为段子的往事里,搅浑水的有之、帮倒忙的有之,还有人因此丢了乌纱帽。更深层次的是,这些事件让权威信息和官方发布在舆论场中始终处于守势,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舆情应对的失败案例,归根到底是因为有一些官员眼睛只盯着上面,不愿承担责任,忘记了自己的使命,没有将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上。有些官员向来将“沉默是金”作为为官为政的基本准则,认为少说话就少犯错,不说话就不犯错;有些官员将媒体和舆论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能堵就堵,能遮就遮;更有些官员对待媒体和民众诉求,摆出一副能奈我何的面孔,舆情应对避重就轻、脂粉敷面,把媒体当作颐指气使、粉饰太平的工具。

    媒体素养必须成为官员的基本职业素养的一部分,提升媒体素养、加强舆情应对能力是一门必修课。在16年2月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的背后,是对官员如何看待权力、看待责任、看待监督的一次警醒。舆情应对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见室央。”今天的媒体环境,增加了舆论场的复杂性,让治理和管理的难度都不同于过往;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信息的爆炸、平台的增加、民意的直达,也为官员打开了另一扇窗。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命题推理公式(公务员命题推理讲解)    作者:admin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题目应该如何解答?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是一种重要题型,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介绍命题推理解题的两大方法。(一)文氏图法一个概念的外延可以用一条封闭的曲线来表示,直言命题可以用文氏图来表示主项和谓项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如下:1.当题干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依次分析出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全异关系、真包含


      第2篇    城管直播执法行为引起了社会的讨论(城市管理执法视频)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6月1日,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首次尝试网络视频直播。执法队员执法的同时,还有2名工作人员,各拿一部手机,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录制,同时通过移动网络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并用文字进行注解,告诉网友执法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发生的一切。面对曝光,有商贩称不好意思,将改正行为。中原区执法局副局长张金坤称,网络


      第3篇    申论贯彻执行各类题型(贯彻执行申论例题)    作者:admin

       贯彻执行题因难度大、出题灵活,在青海公务员考试中颇受命题人青睐。如近几年青海公务员考试每套试卷的5道题中,有两道都是贯彻执行,每道题书写500字、分值20分,两道就是1000字、40分。可见,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那么该如何应对贯彻执行题呢?哪个环节相对重要,需要重点关注呢?华图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仔细审题审题中的


      第4篇    海关总署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0海关总署拟录用公务员公告)    作者:admin

       为满足全国海关录用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海关总署以及各直属海关将在中央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2011年度全国海关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全国海关招考职位要求具备本科以及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学历的,必须同时具备与该职位


      第5篇    申论公文写作的一般格式要素有哪些(申论公文写作格式要求)    作者:admin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都是一种常考题型,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都会担心公文的写作格式问题,理论上来说,不同的公文文种,会对应不同的写作格式。但实际上,公文写作的格式在某种程度具有共通性。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公文的通用格式要素,大家在写作公文式,可以在通用格式要素的基础上,适当改动即可。一、标题公文写作要求考生写出来的内容必须是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