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安徽事业单位作文真题(安徽事业单位考试作文)
- ·下一篇文章:面试 组织(面试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设特值的原则(什么叫特值法)
华图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数量关系题库《2019事业单位行测指导:如何巧设特值》。
相信经过系统学习或者借助各类方式去备考的考生,在针对特定类题型(含有任意字眼或者存在M=A×B关系,对应的量没有相关实际量的描述)时,有了利用特值思想去解题的思维,然而在真正做题的时候会有一个小疑问,就是到底该设谁特值,设为多少能够真正的帮助我们去解题,针对该类问题在此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分享一下如何去巧设特值。
一、方法概述
所谓巧设特值就是针对不同的条件描述选择一种最佳的设特值方法从而帮助更好的去利用特值法解题。
二、一般步骤
通过定义分析可知,巧设特值的一般步骤为:分析梳理条件描述,确定设特值的方式—设谁设为多少。
据目前梳理统计,常规设特值的题目常见描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以基本公式M=A×B进行梳理):1、所给条件为并列关系,且已知A1、A2求A;2、所给条件为并列关系,且已知B1:B2=a:b,求A;3、所给条件有对比关系,涉及到的未知量较多。
例1:某部门买来一批劳保用品,平均分配,每人可分得6份,如果只分给男同志,每人可分10份,请问,如果只分给女同志,每人可分得多少份?
解析:所求为平均数问题,基本列示为:女同志平均值=劳保用品总数/女员工数,为除法关系,但是劳保用品总数及女员工数均无相关实际量的描述,可以设特值。
在整个题干中的描述,只涉及到三个分配关系(整体分配、男职工分配、女职工分配),所给条件为并列关系,且所涉及的基本关系就只有劳保用品总数=平均值×员工数,则我们可以将分析进行以下呈现:
劳保用品总数(M)=平均值(A)×员工数(B)
所有员工: 6(A1)
男员工: 10(A2)
女员工: ?
梳理可得为第一种式型。
例2:某部门买来一批劳保用品进行分配,男女同志人数比为3:2,如果只分给男同志,每人可分10份,请问,如果只分给女同志,每人可分得多少份?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与上道题基本一致,所求为平均数问题,为除法关系,对应量未知,可以设特值,且所涉及到的分配关系(男职工分配、女职工分配)为并列关系,只涉及到一个基本关系劳保用品总数=平均值×员工数,则根据条件可进行一下呈现(B1:B2=3:2):
劳保用品总数(M)=平均值(A)×员工数(B)
男员工: 10
女员工: ?
梳理可得为第二种式型。
例3:2001年,某公司所销售的计算机台数比上一年度上升了20%,而每台的价格比上年度下降了20%。如果2000年该公司的计算机销售额为3000万元,那么2001年的计算机销售额大约为多少?
解析:所求为销售额问题,基本列示为:2001年销售额=2001年单价×销量,为乘法关系,但是单价与及销量均无相关实际量的描述,可以设特值。
在整个题干中的描述,涉及到2000年与2001年两个年份,而且两个年份间的单价与销量都有一定的对比关系,虽涉及的基本关系就只有总销售额=单价×销量,但我们梳理会发现所涉及到的未知量较多(A1、A2、B1、B2),且A1与A2、B1与B2之间有联系:
总销售额(M)=单价(A)×销量(B)
2000: 3000 (A1) (B1)
2001: (A2) (B2)
上升20% 下降20%
梳理可得为第三种式型。
那么,我们针对每一种题型到底该设谁为特殊值,设为多少,其实没有绝对的鉴定。没有相关实际量描述的都可以设,具体设为多少也可随意,但是对于不同题型如果设不好可能会弄巧成拙,所以在设特值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一下计算路径,从而将设特值的功效最大化。在此,针对三类例题进行简单梳理。
第一类:解析:根据例1可知,设特值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意设员工数或者劳保用品数,但是我们在设员工总数时,可能会导致计算出现分数等,比如设员工总数2人,则在计算时劳保用品数为12,利用劳保总数不变,可以结合第二个条件求出男员工数为1.2,出现了小数,无形中增加了计算量,整个过程不是那么便捷。而通过分析发现劳保用品总量(M)在三种情况下都出现了,每一个条件都可以使用,则可减少计算量,而为了方便计算,则希望每个数尽可能的整,分析计算,会发现劳保用品总数(M)应该是6(A1)和10(A2)的公倍数,设为最小公倍数30,相关量就可以很好计算了。
劳保用品总数(M)=平均值(A)×员工数(B)
所有员工: 30 6 5
男员工: 30 10 3
女员工: 30 15 2
则所给条件为并列关系,且已知A1、A2求A时,设M为特殊值,为A1、A2的最小公倍数。
第二类:解析:根据例2可知,设特值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意设员工数或者劳保用品数,但是我们在设劳保用品数时,可能会导致计算出现分数等,比如设劳保总数10,则在计算时男员工为1,结合男女人数比为3:2,,求出女员工数为2/3,出现了分数,无形中增加了计算量,整个过程不是那么便捷。而通过分析男女员工数(B1、B2)的比例关系已知,只要结合比例关系,设其分别为最简比,则两个条件都可以使用,减少计算量,也方便计算.结合总数不变,联合计算路径,则可求出女员工的平均值。
劳保用品总数(M)=平均值(A)×员工数(B)
男员工: 30 10 3
女员工: 30 15 2
则所给条件为并列关系,且已知B1:B2=a:b,求A时,设B1=a,B2=b。
第三类:解析:根据例3分析可知,里面所涉及到未知量较多(A1、A2、B1、B2),且A1与A2、B1与B2之间有联系,设特值的时候就需要去分析一下到底应该设哪个,在确定的时候会发现A2、B2均是在A1、B1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如果A1、B1确定,则A2、B2均可确定。而A1、B1本身满足A1×B1=3000,则设其中一个即可。在设的时候保证所有的值设的尽可能的整,则需分析四个量之间的关系,A2、B2均在A1、B1基础上变化20%(1/5),则只需为5的整数倍即可,而其乘积为3000,则可设单价A1为5,则B1为600。可梳理得:
总销售额(M)=单价(A)×销量(B)
2000: 3000 5(A1) 600(B1)
2001: 2880 6(A2) 480(B2)
上升20% 下降20%
则所给条件有对比关系,涉及到的未知量较多时,设最基本的量为特值,结合所给的相对值去设。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命题推理公式(公务员命题推理讲解) 作者:admin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题目应该如何解答?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是一种重要题型,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介绍命题推理解题的两大方法。(一)文氏图法一个概念的外延可以用一条封闭的曲线来表示,直言命题可以用文氏图来表示主项和谓项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如下:1.当题干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依次分析出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全异关系、真包含
第2篇 城管直播执法行为引起了社会的讨论(城市管理执法视频)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6月1日,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首次尝试网络视频直播。执法队员执法的同时,还有2名工作人员,各拿一部手机,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录制,同时通过移动网络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并用文字进行注解,告诉网友执法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发生的一切。面对曝光,有商贩称不好意思,将改正行为。中原区执法局副局长张金坤称,网络
第3篇 申论贯彻执行各类题型(贯彻执行申论例题) 作者:admin
贯彻执行题因难度大、出题灵活,在青海公务员考试中颇受命题人青睐。如近几年青海公务员考试每套试卷的5道题中,有两道都是贯彻执行,每道题书写500字、分值20分,两道就是1000字、40分。可见,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那么该如何应对贯彻执行题呢?哪个环节相对重要,需要重点关注呢?华图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仔细审题审题中的
第4篇 海关总署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0海关总署拟录用公务员公告) 作者:admin
为满足全国海关录用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海关总署以及各直属海关将在中央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2011年度全国海关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全国海关招考职位要求具备本科以及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学历的,必须同时具备与该职位
第5篇 申论公文写作的一般格式要素有哪些(申论公文写作格式要求) 作者:admin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都是一种常考题型,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都会担心公文的写作格式问题,理论上来说,不同的公文文种,会对应不同的写作格式。但实际上,公文写作的格式在某种程度具有共通性。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公文的通用格式要素,大家在写作公文式,可以在通用格式要素的基础上,适当改动即可。一、标题公文写作要求考生写出来的内容必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