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随迁子女受教育存在的问题 申论(随迁子女教育问题2020)
- ·下一篇文章:控温范围(控温是什么)
领导干部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做好)
2019年公务员联考复习已经进入冲刺提升阶段,本文网校提供一篇优质范文并解读其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考生可收藏学习,用作晨读资料。
>>> 点击下载PDF版:领导干部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精准站位(3.4)
领导干部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精准站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保障和改善民生乃是其中的基础、核心和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面对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站位,拿出最大的担当、决心和勇气,精准发力,不断把党的事业推向发展新境界。
第一段:开篇点题。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将其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站位。
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导干部要当好“宣传车”。领导干部的言行体现着党的意志和主张,是人民群众的带头人和主心骨。俗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推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六个方面的要求和具体任务落地生根,领导干部至关重要。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在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扑下身子,主动出击,当好“宣传车”。深入群众开展宣讲宣传,向群众讲清、讲透、讲明国家政策,让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政策走进群众心中,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释放的红利所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通过广泛宣讲宣传,逐步提高群众思想认识,让他们以实际行动主动融入到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的滚滚洪流中,积极参与、大力支持该项工作,进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辛勤劳动,实现和发展自己的各方面利益,最终达到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根本目的。
第二段:分论点1──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导干部要当好“宣传车”。深入群众开展宣讲宣传,让群众了解国家有关民生的政策,使群众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对党的信任及信心、自主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最终目的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导干部要当好“实干家”。持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能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调动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可以说,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着眼长远、普惠于民的大事好事。对于民生工作,领导干部需要想清楚“当初入党为了什么”,解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问题;想清楚“权力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树立民生导向的权力观;想清楚“要什么样的政绩、什么是最大的政绩”,树立民生导向的政绩观,拿出担当和勇气,当好“实干家”。要不断提高对民生工作的认识程度,增强执行力度和落实程度,敢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把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民生工作,做好民生工作的顶层设计;善于反映民生需求,按照民生工作规律,推进民生工作;愿意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沉下心来,扑下身子,不怕矛盾,直面问题,扎实做好“最后一公里”工作。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三段:分论点2──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导干部要当好“实干家”。三个“想清楚”做好领导干部的自我认知,从而做好民生工作的顶层设计、善于反映民生需求、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导干部要当好“守护神”。当前,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因此,在新起点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领导干部必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持续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中当好“守护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握民生需求热点,聚焦民生工作难点,找准民生工程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扎实有效地推进民生工作。要直面矛盾利益纠葛,直面困难风险挑战,倾力守护民生事业发展;无私无畏、挺身而出、敢于亮剑、主动出击反对损害民生的错误决策,坚定守护民生福祉。要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教育就业质量、缩小收入差距、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逐步补齐民生事业短板,推动民生事业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第四段:分论点3──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导干部要当好“守护神”。不仅要把握民生需求热点、聚焦民生工作难点、找准民生工程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还要直面矛盾利益纠葛与困难风险挑战,更要无私无畏、敢于亮剑反对错误决策,从而补齐民生事业短板,推动民生事业。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使命需要新担当。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系统、艰巨、复杂的工程。推动民生事业在新的历史方位实现重大突破,让新时代发展红利更好更多惠及亿万人民群众,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最大的担当为己任,以最大的作为为根本,以最大的成效为目标。唯有如此,方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群众的事业办得更好、更实、更精准、更有成效,以此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破浪前行、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第五段:总结全文。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系统、艰巨、复杂的工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最大的担当为己任,以最大的作为为根本,以最大的成效为目标,才能把群众的事业办得更好、更实、更精准、更有成效,从而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章小结】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领导干部肩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角色,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检验领导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文章结构】 一、开篇点题——领导干部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做到精准站位 二、详细论证部分:(一)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导干部要当好“宣传车”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导干部要当好“实干家”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导干部要当好“守护神” 三、结尾:总结全文。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使命需要新担当 【积累】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2、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4、唯有如此,方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群众的事业办得更好、更实、更精准、更有成效,以此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破浪前行、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命题推理公式(公务员命题推理讲解) 作者:admin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题目应该如何解答?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是一种重要题型,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介绍命题推理解题的两大方法。(一)文氏图法一个概念的外延可以用一条封闭的曲线来表示,直言命题可以用文氏图来表示主项和谓项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如下:1.当题干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依次分析出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全异关系、真包含
第2篇 城管直播执法行为引起了社会的讨论(城市管理执法视频)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6月1日,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首次尝试网络视频直播。执法队员执法的同时,还有2名工作人员,各拿一部手机,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录制,同时通过移动网络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并用文字进行注解,告诉网友执法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发生的一切。面对曝光,有商贩称不好意思,将改正行为。中原区执法局副局长张金坤称,网络
第3篇 申论贯彻执行各类题型(贯彻执行申论例题) 作者:admin
贯彻执行题因难度大、出题灵活,在青海公务员考试中颇受命题人青睐。如近几年青海公务员考试每套试卷的5道题中,有两道都是贯彻执行,每道题书写500字、分值20分,两道就是1000字、40分。可见,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那么该如何应对贯彻执行题呢?哪个环节相对重要,需要重点关注呢?华图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仔细审题审题中的
第4篇 海关总署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0海关总署拟录用公务员公告) 作者:admin
为满足全国海关录用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海关总署以及各直属海关将在中央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2011年度全国海关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全国海关招考职位要求具备本科以及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学历的,必须同时具备与该职位
第5篇 申论公文写作的一般格式要素有哪些(申论公文写作格式要求) 作者:admin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都是一种常考题型,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都会担心公文的写作格式问题,理论上来说,不同的公文文种,会对应不同的写作格式。但实际上,公文写作的格式在某种程度具有共通性。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公文的通用格式要素,大家在写作公文式,可以在通用格式要素的基础上,适当改动即可。一、标题公文写作要求考生写出来的内容必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