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正反比例典型例题(正反比例的公式是什么)
- ·下一篇文章:刑法犯罪既遂的概念(犯罪既遂的类型有选择题)
政府诚信缺失的案例(申论政府诚信缺失)
如果官员没有诚信,社会将会怎样?这个问题近来成为广大读者关注的焦点。事情缘于今年3月14日的一则媒体报道:山西省绛县103名农民工到处奔波讨要被拖欠的近13万元工资,一直没有结果。他们向当地政府反映时,绛县副县长曾写下书面保证:3天之内解决,否则从县财政支出。然而,时隔一年有余,农民工的工钱仍没影儿。对此,该副县长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当时去做劝解工作,本来就是想让农民工回去算了。有此话在先,政府的承诺无法兑现,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官员无信,百姓何堪
政府官员将承诺不当真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一时间,本刊读者关于此事的评论连篇累牍,其讨论之热烈,批评之中肯,令人击节。
人们对政府官员的诚信问题如此关注,至少说明,一些政府官员的诚信度远未达到群众的预期。常见的现象是,某些政府官员对群众当面信誓旦旦,背后信义全无;更有甚者,一些官员将一时的承诺作为糊弄群众的权宜之计和机巧手段,从根本上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本刊读者来信中,就有大量反映地方政府缺乏诚信从而损坏百姓利益的事例:有的地方政府先许以种种优惠政策招商,将投资者引来之后,又出尔反尔,不兑现事先的承诺甚至干出坑害投资者的事情;有的政府部门在其掌管的项目实施中故意侵害承包施工方利益,让企业长期垫付项目费用而不予偿还,部分企业因此被拖垮、拖死;一些地方政府在移民工作中违背国家有关政策,先以种种承诺令移民搬迁,一旦达到目的,就对先前的承诺大打折扣,给移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
就像山东读者姜文华所说:某些政府官员不守诚信、自食其言的表现,群众此前多有领教。或许就因为如绛县这位副县长一类的官员实在不少,诸多民生问题迟迟得不到改善。若连政府官员都不值得信任了,民众还能相信谁呢?农民工当初之所以相信他,是因为他的政府官员身份并代表政府作出承诺,而他竟然拿自己与政府的诚信当儿戏,政府的公信力恐怕亦随之丧失。此番政府官员将承诺当儿戏的事,或许正是部分官员对民生疾苦置若罔闻的写照。
江苏读者墨池在来信中说:“为政以德”不仅应作为治国的方略,也应作为为官立身和从政的准则。民无信则不立,官无信则不威,官员更应该成为民众做人的“范本”,但在绛县这位副县长的眼里,做官不是“做人”,做官也没有“为民做主”,而是玩弄权术,欺骗群众,愚弄人民,如此不守信用的官员何以服众?
信用缺失,根源何在
古人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可是,为什么有些官员就不能视“诚”为“政事之本”呢?
姜文华读者认为:政府官员一句不将承诺当真的话,让人找到了当今中国诚信缺失的根源。为什么社会诚信体系迟迟不能建立起来,社会上诸多“经济人”不讲诚信、坑蒙拐骗等现象层出不穷?根子就在于作为社会管理者的部分政府官员首先不讲诚信。政府的权力基础,是民众的认同,而政府公信力的流失,势必使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产生无形的隔阂。认识及此,就不难明确打造“诚信政府”之重要性,这也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前提。当前,政府必须拿出实际行动,从政府自身做起,从每一名官员做起,以期取信于民。
安徽读者徐经胜说:这位副县长不讲信用,并不是其本身天生没有信用,而是他的信用缺少了应有的约束,讲信用他能做官,不讲信用他照样也能做官,正因为这样,他才敢置自己的承诺于不顾。由此可见,是官员信用约束机制的缺失,“偷”走了这位副县长的信用。
安徽读者东方言认为: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的准则。这位副县长从一开始就压根儿没有打算兑现,只不过是拿承诺当“应急”的道具,暴露出在实际工作中,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在一些地方官员心目中还很淡薄。在地方官员中,毫无责任意识地随意表态、随口承诺的现象,并非绛县这位副县长一个孤例。夸张一点说,这种现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处理疑难问题、棘手问题的一种“惯例”。这种“惯例”是依法行政的大敌。
北京读者楚玉帆来信说:期待政府官员践诺重行、体恤民情,仅仅只是现代政治文明语境下的最低要求,遗憾的是,在现实中,它依然经常被虚置、被敷衍、被亵渎。有没有一种能当真、能较真的刚性规则和制约铁律,来有效过滤和净化此种官风?以公务员法和各种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为代表的体制内机制构建固然不可或缺,但很显然,我们仍有必要将思路积极向外拓展,设想一下,如果这些农民工有权力、有机会决定该副县长的仕途命运时,他还敢将承诺不当真吗?
打造诚信社会,政府是关键
自古以来,“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准,“人无信不立”,“君子重诺”、“一诺千金”……无不昭示了“诚信为立身之本”这样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而现在的一些政府官员,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其实,政府的威望和公信力是建立在每一名政府官员的诚信基础上的。
江西读者彭兴庭说:政府官员应该有其基本的职业道德,现在,各行各业的“承诺服务”、“承诺制度”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机构,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之一。作为政府官员,没有理由不对他们所作的承诺负责。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官员无疑是诚信环境最重要的建设和保障力量。
墨池读者说:党员干部要想在群众中享有威信,受到群众拥戴,就必须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威信则来自官员自身的信用。以身作则,以理服人,以德化人才能赢得民心,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宗旨,才能达到党的施政目标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徐经胜读者认为,现在,中央提出了打造诚信社会的目标,而要打造诚信社会,首先要打造诚信政府,打造诚信政府,又首先要打造诚信官员。这就需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诚信约束机制,对不讲诚信的领导干部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从制度层面堵住“偷”走领导干部诚信的“黑手”。
从广大读者对政府官员诚信问题的高度关注,我们看到了在建设诚信社会中,政府官员的诚信及其表率作用是何其重要。执政为民,首先要取信于民,相信每一个政府官员都能明白这其中的要义。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命题推理公式(公务员命题推理讲解) 作者:admin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题目应该如何解答?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命题推理是一种重要题型,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介绍命题推理解题的两大方法。(一)文氏图法一个概念的外延可以用一条封闭的曲线来表示,直言命题可以用文氏图来表示主项和谓项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如下:1.当题干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依次分析出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全异关系、真包含
第2篇 城管直播执法行为引起了社会的讨论(城市管理执法视频) 作者:admin
【热点背景】6月1日,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首次尝试网络视频直播。执法队员执法的同时,还有2名工作人员,各拿一部手机,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录制,同时通过移动网络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并用文字进行注解,告诉网友执法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发生的一切。面对曝光,有商贩称不好意思,将改正行为。中原区执法局副局长张金坤称,网络
第3篇 申论贯彻执行各类题型(贯彻执行申论例题) 作者:admin
贯彻执行题因难度大、出题灵活,在青海公务员考试中颇受命题人青睐。如近几年青海公务员考试每套试卷的5道题中,有两道都是贯彻执行,每道题书写500字、分值20分,两道就是1000字、40分。可见,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那么该如何应对贯彻执行题呢?哪个环节相对重要,需要重点关注呢?华图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仔细审题审题中的
第4篇 海关总署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2020海关总署拟录用公务员公告) 作者:admin
为满足全国海关录用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海关总署以及各直属海关将在中央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2011年度全国海关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全国海关招考职位要求具备本科以及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学历的,必须同时具备与该职位
第5篇 申论公文写作的一般格式要素有哪些(申论公文写作格式要求) 作者:admin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都是一种常考题型,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都会担心公文的写作格式问题,理论上来说,不同的公文文种,会对应不同的写作格式。但实际上,公文写作的格式在某种程度具有共通性。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公文的通用格式要素,大家在写作公文式,可以在通用格式要素的基础上,适当改动即可。一、标题公文写作要求考生写出来的内容必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