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成人高考

    成都石室中学高考专家联测卷(成都石室中学高三试卷语文)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5 16:22:30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考专家联测卷(五)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审美认知有历史传统,也难以离开现实影响。自孔孟至宋明理学家,重视内心生活修养,形成了古代特有的精神文明。传统的审美是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之上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自然不知不觉中成为审美的对象。在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山林的幽深、河流的蜿蜒、植被的繁茂,都构成审美的影响因素。凝视和体悟对于传统审美而言无比重要。从绘画、音乐到舞蹈。都和劳动或.者超越劳动的静观体味审美相结合。漫长的劳作和相对悠然的生活情态,促进了审美欣赏和规则的形成。

    从文化感知上看,沉淀下来的几个词和中国视角的审美息息相关,特别值得探讨的有"对牛弹琴"的审美缺乏对象性、"相由心生"的审美内生性、"感同身受"的审美感应性、"悠然神会"的审美相通性等。其一,"对牛弹琴"强调审美需要修炼和教化,没有审美感知基础也就缺乏对象性呼应,再美的因素也难以被认同。中国审美期望的是彼此之间的对等感知,文人能够理解审美对象的美,是因为美在自身具有魅力,超越了牛的木然。强化审美素养就离不开美育,琴棋书画修养成为古人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二,"相由心生"体现审美内生性。创作得失的关键在于内涵,有怎样审美的根底就会有怎样的创作。"道"决定"术",无论是作品品相体现出的内涵高下,还是创作者呈现出的人格态度,都需深究到内在根底,来认识。其三,"感同身受"的审美感应性强调创作应让人们从内在和形式.上感知到作品的美。作品惟妙惟肖地表现生活,观赏者如痴如醉地获得奥妙,实现共振。古文中不少谈及口技表演的出色,对观者有巨大吸引力,即是证明。其四,"悠然神会"的审美相通性,是从审美的高级阶段来确认的,出色的创作无需解说。自有滋润人心的美感。 美好的东西具有透射力;从而能直达人心,实现如《易经》所言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因此,审美者对于事物的美感能在悠然间认同并陶醉。总之,传统审美的感知强调审美的教养和教化,审美者内心生成审美期待和捕捉外化的可能,自身审美素养与审美对象相遇而产生审美感应,获得审美价值。

    时代发展打破了传统审美的一些基础,现代审美突破了长期以来对于审美的基本认知。工业化时代的生活和田园时代大不相同,产生了适应当下环境的文化情调。艺术越来越以形式的亮眼改变注重内涵的审美习惯。失 去悠然心会和静观的美感,物质获取与迅疾变化对于心态的影响导致了审美的变化。 网络时代的趣味时常是碎片的,许多人喜欢所谓一言不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机趣,"蓝瘦香菇"(难受想哭)改变传统语言的好笑,审美沦为浅尝辄止和一笑置之的品位。诗歌和远方成为奢望,哲学和冥想遭遇困难。虽然审美的传统依然在一些场域留存,但"采菊东篱下"的境界,"鸟鸣山更幽"的趣味,乃至"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感都不太可得。

    (摘编自周星《审美三题从中国视角审视美育的审美观念认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农耕文化中,人与自然是紧密联系的,人们通过凝视和体悟可以感受自然之美。

    B. 修习琴棋书画是美育活动,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有利于在审美时实现对等感知。

    C.美能直达人心,审美者若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与审美对象相遇时就会陶醉其间。

    D.工业化时代,很多人的审美认知发生改变,喜好形式亮眼的艺术而忽略作品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依次从历史传统和现实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中国人的审美认知,论述思路清晰。

    B.文章聚焦"对牛弹琴""悠然神会"等词语,阐释了中国传统审美认知的四个主张。

    C.文章列举了现代社会的一些审美现象,并在与传统审美的对照中流露出反思意识。

    D.文章末尾引用"采菊东篱下"等诗句,表明如今只有书册中还留存着传统的审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的绘画、音乐、舞蹈往往与劳动相结合,可见劳动与审美并不矛盾,关键是要把握好劳动与静观体味的关系。

    B."相由心生"强调作品的内涵决定其品相,这与罗丹"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揭示的审美规律一致。

    C."感同身受"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方法,只有具备和作者一样的生活经历或体验,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在美和形式美。

    D.网络时代的信息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态势,这导致人们的想象力缺失,审美活动难以深入开展,审美品位变得庸俗。

    [1][2][3][4][5][6][7][8][9][10]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