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成人高考

    高三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高中政治哲学认识论)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24 19:23:32

    考点1主观能动性

    1.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②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②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③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决心、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又要受到人们已经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和身心健康等主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从客观条件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包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处理好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要按规律办事,首先要了解规律、懂得规律,还必须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具体地把握规律,这都要求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要按规律办事,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对规律的掌握程度。只有尊重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正确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既要反对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空谈尊重客观规律,否认和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观点。

    考点2认识的根本任务

    1.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看,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注意:感性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理性认识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认识是否正确,关键不在于它是反映了事物的现象还是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只要是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无论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还是对事物的本质的反映,都是正确的认识。歪曲地反映了事物现象或本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错误的认识。)

    (3)从认识的目的、作用看,只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注意: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无论正确的感性认识,还是正确的理性认识,对实践都有指导作用,后者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大。)

    2.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两个条件。

    ①从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把现象看作入门的向导。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②认真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能以对现象的认识代替对本质的认识。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考点3现象与本质

    1.现象和本质的区别表现在:第一,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第二,现象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而本质和规律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2.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具体表现在:第一,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第二,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第三,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有助于对本质的认识,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事物的本质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

    (注意: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是真相,假象是以否定方式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真象与假象都属于客观范畴,都是客观的东西,是本质的表现形式。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考点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①含义不同: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②形式不同: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③特点不同: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方面、事物的外部联系的直接反映,具有具体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的认识,它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④阶段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注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都属于认识范畴,属于主观的第二性的东西。而现象和本质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物质的、第一性的东西。所以不能认为感性认识是现象,理性认识是本质。当然,感性认识和现象,理性认识和本质是密切联系的,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观点。坚持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还表现在它们的相互渗透上。在现实和认识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两者总是交织在一起的。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注意: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所以不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源于实践。认为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实质上是混淆了认识的本源和认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是错误的。)

    考点5真理和科学理论

    1.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既包括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真实反映,也包括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中还包含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的正确反映即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

    (注意: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包括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也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论是人们把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它包括正确的理论,也包括不正确的理论,不形成体系的知识不成为理论;科学理论都属于正确的理论。)

    2.真理和科学理论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而对待科学理论的态度则应当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考点6认识的深化发展

    1.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认识过程并未结束。人们还需要把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先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得以修正和完膏。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注意: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目的和归宿。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为伟大,是因为,通过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通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

    2.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具一个层次上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上的认识。而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运动,没有也不可能结束,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认识无止境,一切把认识凝固、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3.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趋势(总规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和认识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比前一次循环进入高一级阶段。因此,要反对静止的观点,悲观的观点,骄傲自满和无所作为的观点。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