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三语文成绩突然下降怎么办呢(高三语文成绩下降特别快)
- ·下一篇文章: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及其防治(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有哪些)
高中生物关于dna的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关于dna的知识点有哪些)
【遗传规律的发现】
◇1866年,孟德尔发表了他一生之中的唯一一篇涉及其八年研究成果的公开论文,阐述了自己所做的豌豆杂交实验。他提出:生物的性状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并且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现代遗传学就此诞生了。
◇在孟德尔之前,其实已经有许多科学家做过动物或植物的杂交实验,但为什么只有孟德尔成功的发现了遗传定律呢?原因有四:
①他选取了一种堪称完美的实验材料——豌豆;
②他采用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进行探索:先分析一对性状,得到结果和推论之后再分析两对、多对性状;
③他设计了严谨而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④他引入了统计学的方法进行遗传学分析(这是生物学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他的论文不被当时的生物学家所重视的原因之一,因为大家没办法理解统计学居然能和遗传联系起来。
◇可惜的是,从拉马克到达尔文,同时代的人们都只能理解更符合直觉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理论,没有人认为一个奥地利的默默无名的神甫的论文会提出多么惊人的发现。直到1900年,有三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分别独立地发现和验证了孟德尔定律的正确性。孟德尔的论文才又从故纸堆里重见天日,他的名字也因此开始迅速传遍了欧美。
【遗传因子在哪里?】
◇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这个概念,在当时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术语,包括他自己也不明白遗传因子究竟会是什么东西。1909年, 丹麦科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改名为基因,并提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个概念,以区分生物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但对于基因到底在哪里,人们依旧一无所知。
◇让我们回到细胞这个层次来看,在19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科学家们发现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现象,并且观察到了染色体这一结构。当时就有科学家做出了大胆预言:染色体和遗传有关。但直到1903年, 才有一位科学家——萨顿发现了染色体行为和孟德尔所提出的遗传因子的行为存在高度一致性,他因此提出一个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不过在经历了一次短暂转行之后他没再继续这方面的工作,未满40岁就英年早逝。
◇到了1909年,对孟德尔和萨顿的理论极度反感的摩尔根决定要做出实验成果来验证这两人的错误,他开始选择果蝇作实验材料。但通过对白眼果蝇的伴性遗传现象研究,他得出了一个让自己也大吃一惊的结论:控制白眼和红眼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接下来的多年研究里,他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现直线排列,创立了细胞遗传学,并因此获得了1933的诺贝尔奖。
【遗传物质是什么?】
◇摩尔根在其经典著作《基因论》中预测:基因是一种化学实体。但生物学家和化学家、物理学家一起又花了接近半个世纪才搞清楚这种化学实体究竟是什么、长什么样子。这里要提到的是生物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争论:DNA与蛋白质之争。
◇在摩尔根确认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当时,生物学家对蛋白质的研究是领先DNA30年的,那时候蛋白质的结构才刚刚被发现不久,大家在惊叹于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之余,不免开始认为正是这种复杂的大分子在遗传中起了主要作用。
◇观念的改变要从1928年说起,格里菲斯从肺炎双球菌的研究中发现:细菌的遗传信息会因为转化而发生改变(R型菌 → S型菌),因此他提出了转化因子这个概念。但当时大家都默认为这个东西大概是蛋白质,格里菲斯也就继续忙于研究他的肺炎双球菌,把转化因子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在格里菲斯发表论文的16年后,也就是1944年,艾弗里看到了格里菲斯的论文,决定设计实验研究一下这个转换因子是什么。这个著名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菌的DNA是诱导R型菌发生转化的因子。但是当时的主流科学家还是固执地认为这可能是DNA中没有分离干净的杂质蛋白质在起作用。
◇直到1952年,赫尔希和他的学生蔡斯做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以巧妙的方法证明了DNA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而蛋白质则是由DNA的指令合成的。至此,学术界才接受了DNA是遗传物质的这一观点,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来了:DNA到底长什么样子?
◇一场以英美学者为种子选手、他国学者参与陪跑的竞赛开始了。一年以后,来自剑桥大学的沃森和克里克拔得了头筹,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为什么他们俩的成功速度这么快?因为他们早早地注意到了艾弗里的实验,以天才般的直觉意识到了DNA的重要性,因此从1951年开始他们俩就开始了DNA结构的研究,领先了其他科学家两年。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由于DNA分子结构的发现开创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沃森和克里克与和他们共同工作的化学家威尔金斯一道分享了1962年的诺贝尔奖。
【遗传信息如何复制传递】
◇在提出DNA结构的论文里,沃森和克里克两人就大胆指出DNA的遗传信息很可能是通过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传递。 1958年,Meselson 和Stahl 采用重同位素15N作标记证明了这一过程。
◇另一方面,克里克则在1957年进一步提出一个振动人心的观点:中心法则(DNA → RNA →蛋白质)。这样,遗传物质与相关性状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至于4种碱基究竟是如何编码20种氨基酸的呢?克里克提出并用实验证明了遗传密码由三个一组的碱基构成。但要等到1961年,尼伦伯格与霍拉纳证明了与苯丙氨酸对应的遗传密码是UUU,第一个密码子才就此被发现。5年后,所有密码子被宣布全部破译完毕。
【生物学的大发展】
◇至此,我们对遗传的解释已经深入到了分子水平,许多以前无法理解的问题现在终于得到了解决,更多的新领域也因此而开启。在搞清楚了基因如何控制性状之后,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相继诞生。可以说,没有前面这些科学家前仆后继的努力,就没有现代生物学的繁硕成果!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