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中化学除杂质的方法归纳口诀(化学除杂质的方法归纳高中)
- ·下一篇文章:高中政治市场经济角度(面对市场经济的力量)
高三历史学法指导(高中历史的学法)
在高考问答题中,原因类题往往占很大比重。这是因为这类题具有思辨性,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对照联系强,涵盖知识面广。
近几年的高考,原因类题频频出现,如:2005年广东.31;2005年北京文综.39;2004年全国文综.IV.38;2004年上海.34;2004年广东.31;2004年春季.40;2003年上海.33;2003年广东.29;2003年上海春季.43;2001年全国.34;2001年全国.36;2001年上海.29;2000年全国.41;2000年上海.32;1999年全国.43;1998年全国.49。
原因题分值大,原因题分难拿。但是考生如果认真研习此类题型,找出合适的答题方法与思路,那将会获得高分。
历次高考在设置原因类问答题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具体问题来提出原因。如:“孙中山早在1921年的《实业计划》中就提出了开发三峡、造福于民的设想。但是在旧中国始终未能实现。请根据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状况,简要说明其不能实现的原因。(2003年上海春季.43)”二是直接问原因。如:“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2001年全国.34)”对于前者,因为有了限定项,所以就有了角度,容易找到切入点,容易形成思路。而对后者,学生要么一片茫然,不知如何下笔,要么所有的信息一下子涌上大脑,以至于纷繁错乱,写出的答案不仅毫无层次感与逻辑性,而且还会漏掉答题要点,即得分点。
现给出一种答题思路和框架,以供同学们借鉴。答任何原因题时,都可从如下角度思考、填写。
例1.据清《苏州府志》记载,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仁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
试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历史作用。(10分)[2005年北京文综.39.(1)]
根据上述答题思路,本题答案可表述为: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粮食产量增加,分离出劳动力从事专业化和商品化的生产。
本题高考阅卷参考答案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粮食产量增加,分离出劳动力从事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城市独立的手工工场兴起。
对比两种答案可知,设计的答题模式是为了更全面地网罗知识点,而实际上也产生了这样的效果。本例表意准确,能较好地体现模式的意图,但失之单调。现再以较复杂的题目为例,以能更好地体现模式的作用。
例2.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簿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赀:计算)”。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根据上述答题思路,本题答案可表述为:
本题高考阅卷参考答案为: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
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研究两则例子的答案很容易发现,上述答题模式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按照这种思路答出的内容,绝对不会有知识点的遗漏,只会因其全面、严谨而得满分。当然,有人不免会有疑问,这一答题模式下组织的答案篇幅较大,内容较多,在高考考场上是否合适?对于这种顾虑,笔者认为,考场上拿高分、满分是最重要的,一切的考虑都应当基于此。另外,120分钟的时间相对宽裕,此模式下答案虽然多,但正因为有了思路,所以省去了再思考与组织答案的时间。而且在心理上,一旦做到了这种强化练习过的题型,就会信心倍增,在完成整套试题时有很好的状态。需要强调的是,誊写答案最好不要用大括号的形式。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