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英语高考单选知识点(高考英语单选题汇总)
- ·下一篇文章:武汉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试卷(武汉大学2015自主招生)
高三英语单项选择题精选(高三英语选择题怎么拿高分)
进入二轮复习之前,很多考生可能会对自己的英语单项选择题的得分感到失望——15分的题目往往只能拿到5~7分,这是基础不牢固的表现。进入二轮复习之后,考生又容易深陷题海。如何才能牢固基础,避开题海,同时又能快速提高单项选择题的分数呢?
通过做各地2011年的高考英语卷的单项选择题,考生不仅能够发现高考的重点(情景交际、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动词短语辨析、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介词、冠词、情态动词),还能够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因此,一切建议先从试卷开始学起,然后再进行专项训练。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考生可以将单项选择题进行单独的分类整理。所谓的分类整理是将各个考点的试题单独抽选出来。整理的标准是:先从自己最薄弱的环节开始整理。假如冠词考点,你逢做必错,或者逢做都必须猜测,那么就可以首先对其进行整理。
第二步,认真研究自己整理的高考试题。各地的高考试题的大集合基本上囊括了一个考点的各种考查方式,通过全面研究,考生可以统筹并掌握各种考查方式,如果在考试中遇见该考点,相信考生丢分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不过,这一个步骤要求考生如同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一样认真,只有这样才能开展第三步的工作。
第三步,经过第二步的认真学习之后,考生可以开始进行专项训练了。练习题怎么来呢?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考生一般都会做专题练习。这些练习题都是老师从历年高考题或者其他优秀模拟题中精选出来的,考生一定不能随便做做了事。
下面以冠词考点和动词时态考点为例。
·冠词·
在整理试题的时候,并非将所有考卷中的试题都整理出来,只要将同一个考点的不同考查方式整理全面即可。
1.简单的泛指与特指
例1. (山东卷)Take your time—it’s just_____short distance from here to_____restaurant.
A.不填;the B. a;the C. the;a D. 不填;a
【解析】distance 是可数名词,意为“距离”,其前有形容词修饰时,用不定冠词a修饰表示“一段……的距离”;后面的餐馆是双方都知道的,用the表示特指。本句的意思是:不用着急——从这里去餐馆只有一小段距离。选B。
例2.(全国卷Ⅰ)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boy must learn to stand up and fight like man.
A.a;a B. a;the C.the;the D.a;不填
[1][2][3][4][5]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