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考工艺流程常见考点(高考工艺流程题类型总结)
- ·下一篇文章:两个物体接触一定有力的作用吗举例(相互接触没有力的作用的例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日语答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日语)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卷Ⅰ)理综试题生物部分解析与备考指南
山东省肥城市龙山中学 赵明东
201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重视基础考查,强调学科知识与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注重能力考查。主要考向为代谢、遗传、生态系统等主干知识。与去年相比,11理综(全国卷Ⅰ)生物部分,客观题题干没有图表,明快简洁。试题整体难度略有下降。
1.试题点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点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理解到位,记忆准确,正确解答的关键。
【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TP的合成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A不能说明;在没有分化的细胞中也进行mRNA的合成,B不能说明;细胞中有血红蛋白,说明一定是红细胞,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C能说明;所有的正常细胞中都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D不能说明。
【答案】C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点题】借助课本实验进行拓展,考查对质壁分离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考查查渗透作用相关知识。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甲浓度是植物正常生长时的细胞液浓度,如果放在蒸馏水中可以吸水;而乙浓度是植物不再吸收蒸馏水的浓度,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甲浓度大于乙浓度。
【答案】B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
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点题】主要考查C4植物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
【解析】玉米是C4植物,淀粉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合成的。有光照甲乙两组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在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叶片中才有淀粉的积累。甲放在强光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可以积累;而乙组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弱光条件下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答案】B
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点题】借助群落的结构分层现象,考查理解能力。
【解析】树林生态系统的动物,营树栖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草原生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这个群落中动物也具有分层现象,如:土壤中的蚯蚓、草上的蜘蛛等。
【答案】A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点题】以免疫的相关知识,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解析】淋巴因子可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相当于抗原,在抗原刺激的条件下淋巴因子作用增强,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浆)细胞,刺激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31.(10分)同学从温度为55~65"C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点题】本题立足教材,以教材素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问题,考查酶的相关问题及测定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凸显对实验设计思路与设计能力、实验问题的分析及理论知识的能力的考查。
【解析】(1)测定脂肪酶活性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缓冲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液呈紫色,说明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3)明确要求写出的是 “实验思路”而不是实验步骤。
【答案】(1)脂肪 缓冲 (2)蛋白质 (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55~65"C)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处理:0、30、60、80、100温度(或者冰水混合物、60度的温水、沸水水浴),分别测量酶活性,观察酶对脂肪的分解程度。若所测数据出现内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化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32.(11分)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 | 0.0037 | 0.0037 | 0.035 | 0.035 | 0.34 |
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点题】以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间的种间关系,和各种群重金属含量表格为知识载体,主要考查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及绘制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的绘图能力。
【解析】(1)种间关系有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由于外来物种引起本地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竞争、捕食、寄生的关系。
(2)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营养级越高重金属含量越多,可推测甲乙是最低营养级,丙丁是第二营养级,戊是第三营养级,由于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最可能为:。
【答案】(1)竞争、捕食、寄生 (2)如图:
33.(11分)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编号 | 组1 | 组2 | 组3 | 组4 | 组5 | 组6 | 组7 | 组8 |
处理 |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空气 | 葡萄糖溶液浸泡 溶液中通入CO2和N2 |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空气 | 蒸馏水浸泡 水中通入CO2和N2 |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
检测结果 | 有淀粉 | 有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回答问题:
(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_________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__________的光解。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_。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后者是通过__________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 __。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____(有、无)淀粉。
【点题】综合对呼吸作用及实验设计等内容的考查,难度适中。
【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图表分析的能力。图表分组比较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能够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关系、影响因素等的掌握情况。
(1)组5叶片有光照、CO2,可进行光合作用产和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光反应中H2O的光解。
(2)进行有氧呼吸的条件是有氧气,还要注意题中条件是“黑暗条件下”,组2和组 6符合要求。
(3)组2叶片,没有C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此过程需要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与组2相比,组4叶片不同的条件是组4叶片无氧气,所以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4组无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合成缺少ATP。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无C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无淀粉。
【答案】(1)光合 H2O (2)组2和组 6 (3)葡萄糖 ATP 有氧呼吸 4组无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合成缺少ATP (4)无
34.(10分)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回答问题:
(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或___________,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__ __ ___或___________。若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点题】查基因自由结合定律、限性遗传,难度略偏高,但难度明显小于去年。
【解析】(1)非秃顶男性基因型为BB,非秃顶女性结婚基因型为BB或Bb,二人的后代基因型为BB、Bb。BB表现型为非秃顶男、非秃顶女性。Bb表现型为秃顶男、非秃顶女性。(2)非秃顶男性(BB)与秃顶女性结婚(bb),后代基因型为Bb,表现型为秃顶男、非秃顶女性。(3)其父亲基因型为Bbdd或bbdd;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若两人所生后代基因型有BBDd、BBdd、Bbdd、BbDd、bbDd、bbdd。女儿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非秃顶褐色眼、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蓝色眼、秃顶蓝色眼。
【答案】(1)女儿全部非秃、儿子为秃顶或非秃顶
(2)女儿全部为非秃、儿子全部为秃顶
(3)BbDd bbDd Bbdd BBdd 非秃顶褐色眼、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蓝色眼、秃顶蓝色眼
2 备考指南
1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的命制,注重双基的考查中、凸显能力的提升的考查,因此在新的一年备考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1 夯实基础,构建网络
①应尽快达成对新知识的掌握与领会,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及考查要点。复习时注意回归教材,把握基础,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全面把握和拓展,注重新教材的增补和替换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
②在高度重视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教材资源的整合,训练归纳、比较、概括能力。③对代谢、调节、遗传、生态等学科主干知识,要强化知识的横挂竖联,构建知识网络,以实现由知识点→知识链→知识面→知识网的构建过程和融会贯通。
2.2关注实验,提升能力
①对于教材实验,掌握一个完整实验方案。务必弄懂实验的基本原理、设计原则和实验方法,熟悉实验器材,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
②特别要重视重要的科学发现实验(如酶的发现过程,生长素发现过程有关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等)和现代生物实验技术常用的方法(如同位素示踪法,物质分离技术等),进一步把握一定的实验设计思路,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2.3 强化训练,练思结合
①可借助一些典型的图像分析题、表格数据题、坐标曲线题,实验研究题与分析综合题,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与综合运用能力。
②注重练后反思,及时分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适时对难题、错题等进行知识上夯实和解题方法的归纳,以升华所学、融会贯通。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