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成人高考

    柳永《雨霖铃》教学设计(柳永《雨霖铃》ppt课件)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23 20:46:49

    柳永《雨霖铃》教案是可以帮助同学们有效的进行柳永《雨霖铃》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必备知识柳永《雨霖铃》教案,供大家参考,更多柳永《雨霖铃》相关内容请持续关注高考网。

    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教案:高考语文必备知识

    柳永《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写景的妙处。

    3. 感受词中凄凉孤寂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飘零凄苦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柳永《雨霖铃》教案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及写作思路;揣摩意象,体会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诗词语言,感受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伤离别、重真情。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

    2.引导学生体味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了解这首词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点拨法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柳永《雨霖铃》教案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们常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宋词,作为一代之文学,和唐诗、元曲一样,代表着一种难于企及的高度和不可再现的辉煌。可有多少人知道,词曾经只是一种边缘文学,被称为“诗余”,即诗的陪衬和补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被正统文坛所重视,仅仅活跃在民间,难登文学大雅之堂。它能在宋代兴盛并最终成为一代之文学,靠的是广大文人的大力推动和参与。可以这么说,没有文人的参与就没有宋词的辉煌,而反过来宋词的辉煌也成就了一大批文人,使他们因写词而扬名。在那个时代的词坛,俊杰辈出,星光璀璨,有很多名字,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仍然光芒四射,深入人心。

    按照传统的提法,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题材狭窄,以写闺情、离绪为主,词作语言清丽、含蓄,情感婉转、缠绵)的典范;苏轼、辛弃疾则是豪放派(取材广泛,多抒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词作气势豪放,大气磅礴,飘逸洒脱,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的代表。评论者总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但苏轼也写婉约词,(如《江城子》“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也有豪放词。《望海潮》和《雨霖铃》的比较。《望》写景壮伟、声调激越;《雨》哀怨缠绵、冷寂幽清。

    词的分类

    (1)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2)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3)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取材广泛,多抒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词作气势豪放,大气磅礴,飘逸洒脱,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题材狭窄,以写闺情、离绪为主,词作语言清丽、含蓄,情感婉转、缠绵,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周邦彦、姜夔等)

    二、作者和背景

    1.柳永简介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改名柳永后,47岁(宋仁宗景祐年间)才考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也叫“柳郎中”。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妓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 (柳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柳永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遂落第。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柳氏三绝”——与兄三复、三接都有文名(父不以子为荣,断绝关系)

    成名原因 ① 政治上的抑郁失志 ② 生活上的特殊经历 ③ 博学多才,妙解音律 ④ 写出好作品

    2.背景及释题

    背景: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这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本词正是他当时心境的体现。

    释题:“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

    三、教学过程

    1、播放邓丽君唱的《雨霖铃》歌曲

    2、听录音,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心绪的一句话

    教师引导:作者的心情在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四、诵读指导

    1.思考: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本词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词,感情基调格外低沉悲戚。

    2.诵读点评

    诵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①寒蝉凄切——“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字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情。

    ②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就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⑤更那堪——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3.指名朗诵,要求感受情感氛围

    雨霖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齐读(正音,噎、霭、那)——单读(体会)——师读(示范)——生品读

    五、整体感知,设疑启发

    1.“好诗一半画”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品诗构画,发挥想象,本词能构几幅画?(提示学生以时间为序)

    离别前的饯别——都门帐饮

    离别时的难舍——执手相看

    离别后的想象——晓风残月(板书二)

    2.披文入情,感受诗人情感

    凄切、无绪——黯淡、低落

    催发、执看——难舍、痛苦

    酒醒、分离——凄凉、孤独(板书三)

    六、综合领悟

    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

    (预设)秋别。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秋天的关于离别的故事。

    (预设)伤别。因为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就是“伤离别”。

    (预设)思念。因为词人对恋人的思念无处不在,我觉得用“思念”比较好。

    (预设)相思。

    七、点拨内容,归纳艺术手法

    1.串讲拓展

    问题探究:词的上下阕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和氛围?

    【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融情入景和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试着体会全词的意境。

    分析:《雨霖铃》抒写的是饯别时黯然、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了“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助。

    词的上阕在凄冷环境衬托下,主要实写离别时的情景,下阕是对别后思念和凄凉的设想。全词既写了眼前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景为情设。整首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在情景交融中,意境缠绵,凄凉清丽,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

    2.师生归纳

    情景交融 虚实兼济 铺叙点染

    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刘熙载《艺概》中谈到:词有点(点缀)、有染(渲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两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它语相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此意乃是以画法论词,从中可看出柳词中有画,反复渲染。即精雕细刻,又大胆泼墨,前后照应,委婉自如。

    不避俚俗:执手相看泪眼(俚)今宵酒醒何处(俗)

    3.师生共同背诵全词。

    八:小结

    《忆柳永》中这样写道:“忍把浮名换浅唱,只为儿女道情长。烟花巷陌君常在,倚翠偎红平生畅。奉旨填词无冕王,井水歌罢美名扬。多情最是雨霖铃,至今想念柳七郎。”

    什么是经典呢?我想应该是指那些历经时光打磨和岁月淘洗而依然名之为典范的作品。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九、布置作业

    1.背诵《雨霖铃》。

    2.鉴赏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出鉴赏文字。(或:将全词改写成一篇优美散文。)

    3.课外拓展

    《雨霖铃》抒写的是离别之苦,古代诗词中表达这种情感的作品很多。你能从读过的诗词中说出几句吗?

    “风萧萧兮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轲间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间的“慰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间的“酒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间的“惨别”……

    来源:论坛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柳永《雨霖铃》教案,我们还将继续为大家整理柳永《雨霖铃》原文翻译,柳永《雨霖铃》教案及柳永《雨霖铃》赏析等内容,请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