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中语文常见通假字(高中语文教材常见通假字100例)
- ·下一篇文章:高三文综考试如何安排时间(高考文综考试注意事项)
结晶现象优质课教案(结晶教学视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修订本·九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三部分是结晶的教学内容(P170—P172)。该部分内容常规的教学设计如下:[学生实验]实验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的氯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2:在一只盛有30毫升沸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硝酸钾,配制成硝酸钾浓溶液。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学生观察到玻璃棒上和烧杯中都会出现白色晶体。由此引出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而且像实验1使晶体析出的方法叫做蒸发结晶;像实验2使晶体析出的方法叫做降温结晶(也叫冷却热饱和溶液)。[引申讨论]像氯化钠等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像硝酸钾等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并讲述“海水晒盐”的原理及结晶在工业、生活中的用途。[课堂巩固]把结晶与溶解度曲线相联系起来进行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利用如上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学生能掌握结晶的概念,并且知道结晶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但细想一下会发现,学生学习后会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如有学生问:
(1)要从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为什么不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2)把热的硝酸钾的稀溶液和浓溶液同时进行降温结晶,析出晶体的速度一样吗?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考试说明在“身边的化学物质——水与常见的溶液”项目中明确对了解结晶现象提出了B级考试要求,因此,仅仅让学生掌握结晶的概念和分类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会提出类似上述(1)、(2)这样的问题,对教材P173页的“第8题:设计实验方案,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无法解答,关键原因是对结晶的过程没有深刻的理解。
其实,认真钻研教材的教师会发现在教材P172页有图6—22展示了冷却溶液析出晶体的大概过程,但是在平时地教学中,很多教师也能会忽而不见,或者即使是注意了,也没有进行详细地讨论,而只是“蜻蜓点水”式把它带过,导致出现了上述的现象。学生是发展的人,“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教学要求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权威者、灌输者。
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自我的认知角度来设计教案,应从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中跳出,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视教学过程为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将主体的“探究”摆在突出位置。上述的教学设计中,看似有学生的主体探究,但这种探究形同虚设,只不过是教会学生结晶的化学实验该如何做,让学生把平时已有的知识在课堂上再现一遍,没有起实质性的教学作用,后面的教学过程更是教师凭借自己的意识在展开,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事实上,①基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化学教学观,目前研究的焦点已不再停留于理论层面的“应然”性探讨,而深入到具体教学行为中的“实然”性操作。教师要作为一位创设者,设计探究性问题情境和活动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勇于发表自己的所闻所想,并以此为教学平台,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使课堂延续,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教师要“且慢说破”,要留下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自己在自主参与的活动中体验。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