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成人高考

    高考理综生物知识要点总结大全(高考理综生物知识要点总结归纳)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22 20:02:19

    高考生物知识重点

    实验一:低倍镜、高倍镜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5、总结:四个比例关系

    a.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正好与之相反。

    b.物镜头放大倍数与玻片距离:倍数越大(镜头长)距离越近。

    c.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d.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葡萄糖+ Cu ( OH )2 葡萄糖酸 + Cu 2O↓(砖红色)+ H 2O,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二、实验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可溶性糖的鉴定

    a.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斐林试剂很不稳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时,生成的Cu ( OH ) 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

    b. 切勿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甲、乙液分别加入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无Cu ( OH ) 2生成。

    2、蛋白质的鉴定

    a. A液和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B液;先加NaOH溶液,为Cu2+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的环境。A、B液混装或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 ( OH ) 2沉淀,而失效。

    b、CuSO4溶液不能多加;否则CuSO4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的真实颜色。

    c. 蛋清要先稀释;如果稀释不够,在实验中蛋清粘在试管壁,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易洗干净。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

    1.显微观察法——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观察质壁分离、观察染色体变异等。

    2.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制备细胞膜等。

    3.密度梯度离心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重带、轻带、中带等)。

    4.细胞染色法——活细胞染色(健那绿染色线粒体);碘染色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死细胞染色(醋酸洋红、龙胆紫、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甲基绿—吡罗红)。

    5.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泌蛋白形成;光合作用[H218O、C18O2探究O2中放射性的来源;14CO2→14C3→(14CH2O)探究C的转化途径];DNA半保留复制(15N、3H、32P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2P、35S);基因诊断等。

    6.纸层析法——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选修1,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鉴定)。

    7.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酶作用特性相关实验。

    8.浓度梯度设置实验——探究生长素对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选修1,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佳洗涤效果,探究果胶酶活性的最适条件)。

    9.假说—演绎法——孟德尔两大定律的发现,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白眼果蝇为材料)。

    10.类比推理法——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11.抽样方法——估算植物及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蚯蚓、蚜虫、昆虫卵)等种群密度。

    12.标志重捕法——估算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

    13.取样器取样法——探究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

    14.抽样检测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动。

    15.模型构建法——构建细胞亚显微结构物理模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物理模型,构建细胞类型、种群特征、细胞分裂等概念模型,构建种群增长两种数学模型(公式、“J”型、“S”型曲线),构建减数分裂、血糖调节过程物理模型。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

    1.细胞的结构基础

    (1)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细胞。

    (2)施莱登和施旺(魏尔肖)——建立《细胞学说》。

    (3)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进行膜通透性实验——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4)罗伯特森——电镜下观察细胞膜看到暗—亮—暗三层结构,将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5)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2.细胞代谢

    (1)巴斯德——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无活细胞参与,糖类不可能变成酒精)。

    (2)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3)萨姆纳——提出并证明酶是蛋白质。

    (4)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5)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O2及光合作用需要光。

    (6)普利斯特利——植物可更新空气。

    (7)英格豪斯——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指出普利斯特利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成功。

    (8)梅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9)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叶片产生淀粉需光)。

    (10)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

    (11)卡尔文——用14C标记14CO2证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卡尔文循环:14CO2→14C3→(14CH2O)]。   3.生物的遗传规律

    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关注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法差异)。

    (3)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白眼雄果蝇作遗传材料)。

    (4)道尔顿——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

    4.遗传的物质基础

    (1)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2)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转化因子为DNA)。

    (3)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克里克还提出中心法则:DNA转录RNA翻译蛋白质)。

    (5)富兰克林——DNA衍射图谱。

    (6)查哥夫——腺嘌呤(A)量=胸腺嘧啶(T)量,胞嘧啶(C)量=鸟嘌呤(G)量。

    (7)英国遗传学家缪勒——用X射线照射果蝇,发现突变率大大提升。

    5.生命活动的调节

    (1)贝尔纳——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2)坎农——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现代观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沃泰默——促胰液素分泌只受神经调节。

    (4)斯他林和贝利斯——促胰液素可存在“化学调节”(并命名该调节为“激素”)。

    (5)达尔文——植物向光性实验,验证金丝雀草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尖端可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单侧光下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6)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7)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8)温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6.生态系统

    (1)高斯——证明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2)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