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成人高考

    物理高考真题2016(2016年物理高考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19 14:47:46

    西安交大附中

    高级教师 熊铭强

    坊间传说在高考中“得理综者得天下”,而笔者认为“得物理者得理综”,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理综中物理学科最难,区分度最大。在2016年高考的冲刺阶段,有必要就物理考前复习、答题策略以及考生和家长应注意的问题给大家一些建议。

    考前注重查缺补漏

    临近高考,市场上押题卷,模拟卷铺天盖地,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复习方面就有些茫然,是做题还是看书?

    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中低档题即考查基础知识部分的试题约占80%,难题约占20%,所以考前把基础知识梳理一遍,将常考点、必考点、易混点在头脑中过一遍是非常必要的。切记不要只解难题,以防干扰思路。一般来讲通过前一阶段的模拟训练、自主复习,考生都会发现自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认真查缺补漏,对照考试说明,将各考点熟记于心,对典型的物理规律、物理学家的贡献进行梳理,对重要公式和定律可再动手推导,强化对推导过程的熟识。如平抛运动的规律,向心力公式,天体密度以及天体运动的相关公式G== m2ω2r= m2r= m2a,从而导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以及动能定理的推导;正弦式交变电压瞬时值表达式(设线圈从中性面起经时间t转过角度θ,表达式为 e=BSωsinωt。如果忘记可参阅课本),同时还要加强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比如对“惯性”,“功”,“电场强度”等的理解。高考试题往往通过特写的物理情境,考查对概念,对一些物理定律、物理公式的理解,如果复习时只重视结论,而忽视该定律、公式的适用条件,答题就会不熟练,出错概率很大。由以上分析可见,考前物理学科重要的是回归基础。

    抓物理的核心内容,考前需要梳理知识网络。高中物理有五大分支: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其中以力学和电磁学为重点,对力学可以用力和能这两条主线联系起来,建立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力做功,功变能,能量守恒。要注重对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的分析,物体的运动由物体所受合外力决定,故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些力往往又对物体做功,导致物体的能量不断发生变化。对电学内容要紧抓“两场”和“两路”:电场和磁场。电生磁:安培定则。磁生电: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最后归纳为电磁场、电磁波。两路: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也都符合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都符合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

    考前要对学习中形成的一些结论,以及一些典型问题的解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达到熟能生巧。

    物理卷的答题技巧指导

    高考物理基本题型是三类,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我们答题需要一些技巧:

    1. 选择题的应试技巧

    一般来说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定性推理的能力,很少有较复杂的计算,所以在解答选择题时不能花过多的时间,解答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注意题干关键词,例如“不正确的”“可能”“一定”,有时还要讨论多种可能性。

    ②不要挑题做,应按题号顺序做。

    ③如遇熟题,题图似曾相识,应陈题新解,切记“杀熟现象”;如遇陌生题,题图陌生、物理情境陌生,应新题常规解。

    ④如较长时间分析仍无思路,则应暂时跳过去,先做下边的试题,待全部能做的题目做好后,再来慢慢解决。确实做不出来时,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多项选择题如果没有把握时最好只选一个较有把握的选项,宁可漏选而不要错选,做到每选必对。

    ⑤解答选择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运算法、排除法、特殊值法、观察法。

    ⑥选择题做完后一定要立即涂卡,高考时间很紧张,防止放到最后遗忘了填涂。

    2. 实验题的应试技巧

    实验题作为一种基本题型,在高考试卷中占15分。对历年高考统计表明,实验题得分率一直不高,针对其特点,考前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第Ⅱ卷是扫描后人工阅卷,所以卷面字迹应端正、规范。

    ②填空题:数值、指数、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写全面。

    ③作图题:注明函数图线的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充分考虑电学实物图中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等要素;对光路图中的光线不能漏画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

    ④计算型填空题要特别注意有效数字位数的要求。

    ⑤比例填空题要注意填写比例的顺序关系。

    ⑥设计性实验考查题:关键是选择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进行实验设计的根本依据和起点,根据实验原理导出物理量的不同表达形式,以这些表达形式作为实验的设计依据,会有不同的实验原理和方案,但不管哪类实验,它们都是从考试说明规定的实验中引申出来的,在课本上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都应从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和误差等角度去分析。

    3. 计算题的应试技巧

    计算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要求高,在高考物理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怎么样才能拿下高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纵深思考,审清题意。审题时应认真仔细,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关键的字、词、句要仔细思考,有些信息,不但要从题述文字中获得,还应从题目附图中查找,这就是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的信息,对于那些容易误解的关键词语,比如“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最好在审题时做上标记。一些临界状态是物理过程的突变点,对这类灵活性大、隐蔽性强和可能性多而稍不留心就会导致错解或漏解的问题要特别关注。

    ②解答中要有简短的文字说明。

    ③运用必要的方程式,并要以符合物理规律的原始公式为依据来解答问题。先写文字公式,然后代入数据计算,最后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

    ④不轻易放弃较难的计算题。根据按步给分的评分方法只要按顺序一步一步往下做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总之,答题技巧可概括为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运算要准,胆子要大;先易后难,敢于放弃;先熟后生,合理用时;书写规范,既对又全。

    考前提醒

    1. 调节生物钟:高考前一定要调节生物钟,使上午9:00——11:30,下午3:00——5:00成为一天中的最兴奋时段,这样在高考考场上思维才会灵活。

    2. 要告诉自己,成功与否、快乐与否,其实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心态,遇到困难,卡在瓶颈时,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

    3. 用好开考前的5分钟:考生接到试卷后,一定要将试卷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了解试题类型、所考的内容、试题的难易和各题的赋分值等,做到心中有数。查看试卷上的要求:第Ⅰ卷选择题有何要求,第Ⅱ卷中实验题与计算题有何要求。一旦开考铃响,按顺序答题,先做简单容易的题目。

    4. 考后少议论一点:不少考生考后喜欢议论,对答案,这是应考的大忌,这样前面的科目有时会影响后面科目的发挥。

    (文章来源于西安晚报,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