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考抢分秘籍(高考抢分大招)
- ·下一篇文章:祝老师永远年轻的祝福语(祝老师永远年轻的句子)
高考语文常见易混虚词辨析题(高考语文常见易混虚词辨析题及答案)
常见易混虚词辨析
A
·【按照·依照·遵照】“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或精神。
B
·【本来·原来】二者都是副词。“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必然·必定·一定】三者都表示肯定,都含有“非……不可”之意,表示对判断、推理的肯定,都经常作状语。“必然”“必定”表示客观事物发展“肯定会这样”的趋势或结果,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而“必然”和“偶然”对举,“必然”是形容词,偶尔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如“必然规律”。“必定”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分析、肯定。“一定”可以表示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也可以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或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
·【毕竟·到底】“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到底”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中表追究。
·【不免·未免】二者都是副词,都作状语,都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区别是:“不免”是“免不了”之意,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
C
【曾经·已经】二者都是副词。“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已经”强调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
·【常常·往往·经常】三者都是副词,表示多次、多数、不断发生。区别是:“常常”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有“时常、不断”的意思,它既表示时间,又表示频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与“往往”互换。“往往”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可以用来表现在一定条件或前提下将要出现的情况,如“我们有些同志理论上承认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就把这个基本观点忘掉了”。“经常”也表示“常常”“往往”的意思,但还有“连续不断、经久常行”的意思,可以构成“经常性”“经常不断”等词组。
·【诚然·固然】“诚然”表示肯定语气,语气重;表示让步,语气比较轻。“固然”表示肯定语气,语气较重,但比“诚然”稍轻;表示让步,语气也较轻。
·【处处·到处】“处处”指各个地方;各个方面。“到处”指各个地方。
·【从而·进而】“从而”用来引出目的或结果,表相因相成关系。“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表递进关系。
D
·【大概·大约·约莫】三者都是副词,表示“估计”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大概”侧重于表示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大约”侧重于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约莫”侧重于表示对数目或时间的估计。
·【大力·大举·大肆】三者都是副词,都有“在行动上采取大规模的方式”的意思。“大力”侧重指尽最大的力量,适用范围较广,多用于积极方面,含有褒义。“大举”侧重指大规模的行动,多用于军事行动方面。“大肆”侧重指不顾一切地任意妄为,一般用于消极方面,是贬义词。
·【但是·可是·然而·却·只是】五者都用在两个分句之间,表示转折关系。不同的是,表转折的程度有所不同:
“但是”表转折的程度和语气重一些,其他的词表转折的程度和语气较轻。
·【对·对于·关于】三者都是介词。“对”和“对于”都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在一般情况下,二者可以通用,凡能用“对于”的地方均能改用“对”。但它们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①当“对”含有“对待、向”等意味时,“对”不能换成“对于”;②当“对”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时,“对”不能换成“对于”。“对”多用于口头语体,“对于”的色彩庄重些,更适合书面语体。“关于”是限定、提示关联到的人或事物范围的介词,有时可跟“对于”互换。但它们又有明显的区别:①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表示某种范围用“关于”不用“对于”;②“对于”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关于”只用于句首,不能说成“我关于这个问题很了解”;③“关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常作定语,常常单独作文章的标题,而“对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多作状语,不能单独作文章的标题,只有当它与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时才能作标题。
E
·【而且·并且】二者都是连词,在句子中起关联作用,但是连接的句间关系不同。“而且”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它连接的是递进关系。“并且”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二是用在复合句后一半中,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而且·反而】“而且”表示同方向的递进。“反而”表示反方向的递进,前边常有“不但不”“不仅没有”等与其呼应。
G
·【格外·分外】二者都有“特别突出”的意思,都是副词。其区别是:“格外”是说程度高,超乎寻常,有“特别”的意思;“分外”指本分之外,即一般范围之外,超出了平常,它和“格外”是等义词。“格外”更接近口语,“分外”多用于书面语。
·【果然·居然·竟然】三者都是副词,经常作状语,都表示预想和结果的关系。其区别是:“果然”表示结果和预想一致,含有“真的、果真如此”的意思;“居然”表示结果和预想的相反,含有“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意思;“竟然”也表示结果和预期的相反,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语气较重。总之,主观愿望与结果一致的用“果然”,主观愿望与结果不一致的用“居然”或“竟然”。
H
·【何必·何苦】二者都是副词。“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何曾·何尝】二者都是副词。“何曾”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何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
·【或·并·而·与】四者都是连词。其区别是:“并”和“而”是连接动词、形容词或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词组;“而”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甚至上下两段,它可以表示并列、转折、顺承等各种关系;“与”和“或”能够连接各类词或词组;“与”语气、色彩比较庄重,所表示的是并列关系;“或”所表示的是选择关系。
·【或者·还是】二者都表示数(或二)者择一,都是连词。其区别是:“或者”只表示选择,不表示疑问。“还是”含有疑问的语气,可用在问句中,也可以用在非问句中,往往表示作者已选定的语气;还可以表示“没有变化、照旧”等语气。
J
·【基于·鉴于】二者都是介词。“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如“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经验教训的事。
·【几乎·简直】二者都是副词,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表示强调。其区别是:“几乎”表示“相近、差不多”的意思,着重强调两者相差甚微;“简直”还含有“表面好像不是,实质上就是”的意思,强调程度比“几乎”深。
·【继而·既而】“继而”,表发生的两事紧紧相接。“既而”,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