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人体必须元素定义(高中生物人体元素含量)
- ·下一篇文章:高考英语试题分析(山东高考英语试题)
高考政治不会怎么办(高考政治难)
很多同学很苦恼,高中政治到底怎么才能学好?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其实要想学好,还得多加练习思考,在考试中就常常针对某一现象,某一时事,某一热点要求谈谈对此类题的认识,此类题一般提供材料内容很普遍,贴近现实生活。
但是问题本身无任何提示语言,因此同学们在做此类题时,往往茫然不知所措,失分较多。就政治典型例题从经济、哲学、政治常识角度为各位同学讲解一下此类题的解法
一、主要设问方式:
设问有“如何认识xxx”、“如何看待xxx”、“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或行为”、“对xxxx进行分析说明”(没有明确分析说明什么)、“评析、评价什么行为”等等。
二、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角度(注意具体知识范围)
1、如果出题角度从有利方面出题,则答题步骤为:
①题干问的“是什么”经济现象或行为?
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
③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的结果“怎么样”?即答有什么意义、作用。
例1、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税收收入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直接体现。同时各级税务机关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加强征税,促进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试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参考答案:
①上述材料表明,我国税收收入稳定增长。(题干问的“是什么”经济现象?)
②其原因有三:
A、我国国民收入稳定增长是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
B、各级税务机关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加强征税,促进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C、我国广大公民依法纳税、自觉纳税意识的增强,是我国税收收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重要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现象?)
③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使财政收入得到了切实保证,为国家职能行使奠定了物质基础。(出现这种经济现象的结果“怎么样”?即答有什么意义。)
2、如果题干从不利方面出题,则答题步骤为:
①题干问的“是什么”经济现象或行为?
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实质是什么?
③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会导致“怎么样”的不良后果?
④“怎么样”解决这一不良后果?应该怎么做?
例2、《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当前在收入分配领域内出现了一种偏向,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同行业收入差距,不同地区收入差距都在不断扩大,有些问题已经到了危险警戒线。
试用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参考答案:
①上述材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地区、行业存在不可忽略的收入差距问题。(题干问的“是什么”经济现象?)
②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是参与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在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的作用下,社会成员之间出现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现象?)
③这种差距的出现将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出现这种经济现象会导致“怎么样”的不良后果?)
④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缩小差距的根本措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就业和在就业工作;通过税收政策、分配政策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加大“三农”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样”解决这一不良后果?)
3、如果题干从不全面方面出题,则答题步骤为:
①题干问的“是什么”经济现象或行为?
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
③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有什么作用?
④解决此问题还有那些途径,或者需要什么条件?
例3、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
高效课堂—高频考点单元测试卷
相关资料可通过文末联系方式咨询
参考答案:
①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政府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承诺,是加强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的有力措施,
②取消农业税有利于降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充分体现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除了取消农业税外,还应该降低、甚至取消农民负担的各种费用。此外,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不仅仅只是税费改革问题,还必须采取其他各种有力的措施。
(注:如考生提出帮助农民提高收入的其他措施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帮助农民工进城等,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
4、如果是分析或认识材料中的现象、行为、措施。而且有多个现象、行为或措施。则答题步骤为:
①分别找出材料中的每一项现象、行为、措施。
②分别阐明每项正确的现象、行为、措施符合了什么原理、每项错误的现象、行为、措施违背了什么原理,应该怎么做。
答题模式为:题中的现象、行为、措施符合或违背了什么原理,要求。
例4、某市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居民乱扔乱倒生活垃圾,煤矿烟尘和汽车尾气造成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群众呼声强烈。该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法人代表绳之以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评价该市政府的行为。
参考答案:
①该市政府采取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是在行使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表明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和利益,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②该市政府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体现了依法治国原则。
③该市政府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是在履行文化职能,即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该市政府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法人代表绳之以法,违背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政府应该严格依法行政。
(二)哲学常识角度
哲学常识题虽不同于经济常识题,哲学类题答题一般是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三步法,哲学中的“谈认识”题大致相同,即:
①材料体现“是什么”哲学道理?
②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什么?
③“怎么样”进行材料分析?
例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把握好“分类指导”这一原则。更好地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因政施策,该抑制的坚决抑制,该支持的切实支持好。在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更加重视缓解微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试用有关哲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参考答案:
①上述要求表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材料体现“是什么”哲学道理?)
②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因此我们做工作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而且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什么?)
③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分类指导”这一原则,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方面的工作,采取不同的措施,实行不同的指导。该抑制的坚决抑制,该支持的切实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协调健康地发展。(“怎么样”进行材料分析?)注意:
评价类的试题在回答中,首先要做出判断。如果教学中或做题中能把握“谈认识”类题的解题技巧,在解题过程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得分率,做到遇题不乱,胸有成竹。
来源:中华资源库
相关文章:
第1篇 2020攀枝花中考政治(2019攀枝花中考政治试卷) 作者:admin
12.下图中,P是价格,Q是数量,D是需求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鼓励社会资本办学对区域内办学资源的影响符合图(I)②成昆线扩能升级对攀枝花市航空客运的影响符合图(I)③玉米等饲料价格下
第2篇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怎么提高(高三英语完形填空怎么提高) 作者:admin
2016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备考阶段,高考英语的学习依然至关重要,不仅靠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同时也需要学习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攻克高考英语的学习,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语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以下是《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提高完型填空的实战经验》,
第3篇 高考提升语文(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方法) 作者:admin
高考冲刺:大幅提高高考语文成绩高考越来越近了,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必须对高考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
第4篇 高考前失眠怎么办(高考前一段时间失眠) 作者:admin
离高考还有最后四天,考生和家长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有的考生看书看不进去,不看又担心考不好;一些家长更是无所适从干着急。临考前到底应该注意啥?最后五天应该怎样科学度过?就这些话题,6月1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同泽高级中学
第5篇 高考语文如何备考好(高考语文如何备考作文) 作者:admin
作者:李丽平亲爱的高三同学们: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不及迟疑你们就已踏上高三的旅程。回首过去的日子,走过的高一、高二是那么的轻松快乐。而刚步入的高三路却无异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困难与压力瞬间倍增。高三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最浪费不起的时光。因为一旦虚掷,就会失去一个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人们常说,生命的奇迹,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同学们,高三便是你